李超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面对浩瀚宇宙、历史长河,个人显得多么渺小、多么无助;面对流传千古的帝王将相、伟人名士,我们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又有谁会去关注呢?但尽管照不到阳光,青苔还是顽强的生长、开花,展现生命的风采;尽管身为下贱,香菱依然苦志善学,用诗歌温暖自己苦难而短暂的人生。
《红楼梦》四十八回有一段青春励志故事——香菱学诗,描写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侍妾香菱立志学诗,从诗词小白到诗词达人的逆袭过程。香菱出生江南乡宦人家,不算大富大贵,本应有一个平顺的人生,怎奈“有命无运”,一生凄惨,五岁被拐,十二岁卖给薛蟠为妾,地位低下,命运多舛,书中判词道:“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虽高鹗的补写是大团圆结局,但按曹翁的原意应是年纪轻轻饱受折磨而死。
香菱在小说中是个不起眼的角色,之所以能超越出场次数较多的袭人、平儿、晴雯等大丫头,位列金陵十二钗副册之首,且为副册唯一有判词的人物,就因为身虽低微、心性高洁,追求理想、苦志学诗,最终使人生得以升华、生命得以绽放。曹翁在这部分着墨不多,只用半回、三千多字便将黛玉高超的教学艺术、香菱坚韧的学习志向、自己独特的诗学见解跃然纸上,读来令人叫绝。
黛玉善教。在本段描写中,黛玉一扫多愁善感、孤傲尖刻的刻板印象,成为一个乐为人师、循循善诱的好老师。她首先点出作诗的要领——起转承合、押韵对仗:“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接着讲了学诗的要领——读诗,指导香菱取法乎上,要读王维、杜甫、李白等高人的诗,先读王维,体会诗情画意、诗意为要;次读杜甫,进一步体会真情实感、积蓄诗功;再读李白,懂得返璞归真、培养诗的想象力。为引发学习兴趣,在讲完读诗以后,黛玉鼓励香菱,“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给了香菱极大的自信心,为后来的苦学奠定了基础。最后,黛玉还特别注重提高“学”的积极性,及时检查,交流讨论,当香菱送还诗集的时候,问“共记得多少首?”“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当香菱写出第一首诗时,黛玉先鼓励再说问题,“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并帮助分析原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当香菱拿来第二首时,黛玉还是先鼓励“自然算难为他了”,但还是严格要求,“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直至香菱写出佳作方才罢休。
香菱苦学。香菱虽贱为丫鬟、侍妾,但她热爱诗歌,内心存有“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的美好生活情趣。她学诗既不同于无聊贵族的闲情逸致,也不同于鄙俗之徒的附庸风雅,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自我探求,是对情怀理想的执著追求,被曹雪芹称为“慕雅女”。当宝钗婉拒了自己学诗的恳求,她并没有失去学习的信心,转而求黛玉教诗,终于开启了新的人生。香菱学诗的过程,亦是王国维治学三境界的印证。首先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立志初心,香菱拿了诗集,诸事不顾,不眠不休,灯下苦读;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苦思过程,当诗作被老师黛玉评价不雅、要求重写时,香菱更是茶饭不思,挖心搜胆,达到了疯狂的地步,连宝钗也直赞叹,说宝玉“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第三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结果,经历前两次的失败,香菱并没有气馁,继续冥思苦想,几近疯魔,终于以自己的诚心得到了上天的垂怜,于梦中觅得佳句,赢得众人“新巧有意趣”的交口称赞。
曹翁论诗。古体诗对格律的要求最为严格,宋以后更趋僵化,仅从对仗押韵来判断诗的好坏。本段也是曹雪芹的诗学见解,指出诗论有破有立,破律立意,不过分遵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格律要求。黛玉教导香菱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宝钗也说,“我平生最不喜限韵,分明有好诗,何苦为韵所缚。”同时破立结合,破以后又有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宝钗也道:“头一件立意清新,措词就不俗了。”宝黛从美学的角度批评了这种形式主义的教条,书中的许多诗词既合乎基本格律,又挣脱束缚,在立意上技高一筹,达到了真、美的诗词境界。借写香菱学诗,曹雪芹道出学诗贵在真,真意趣、真性情、真精神,特别强调学诗要取法乎上,作诗立意要新奇有意趣,不能以词害意。
与曹翁同时代的诗人袁枚的小诗《苔》,通过今年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火遍大江南北,“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简单易懂的语句,清新脱俗的意境,激励了无数平凡的心。是啊,面对浩瀚宇宙、历史长河,个人显得多么渺小、多么无助;面对流传千古的帝王将相、伟人名士,我们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又有谁会去关注呢?但尽管照不到阳光,青苔还是顽强的生长、开花,展现生命的风采;尽管身为下贱,香菱依然苦志善学,用诗歌温暖自己苦难而短暂的人生;尽管前路崎岖,你我还应奋力前行,让梦想照亮我们平凡不羁的未来。
每个生命都应该绽放,每个灵魂都值得尊重。
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