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在世界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不少这样的家庭:为婚姻牺牲掉自己梦想的愤愤不平的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的母亲,打着“我是为了你好”的旗号本质是让子女弥补自己不完美过往的父亲,战战兢兢、想方设法满足父母给自己设定的期望的子女。也许,你的身边就有这样的家庭,活生生的一部《无声告白》,爱恨交织,剪不断、理还乱。
1
玛丽琳的人生理想是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受人敬仰的、自我实现的人。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玛丽琳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如果“与众不同”有点抽象,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在1960年代,一个女孩子可以和男孩子一起上手工课,而不是和其他女孩子一起上家政课;可以到哈佛读书,同时也是班里唯一的女孩子;哦,也应该包括,大胆地追求自己的华裔老师詹姆斯吧。
在哈佛的历史课上,她第一次遇见詹姆斯。那年她大三,而他在讲授美国西部牛仔的历史。她深深地被他吸引:他的皮肤是黄色的哟,但他可以讲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语,他居然给美国人讲美国人的历史!课程很无聊,但她坚持到了最后,只剩她一个人。她追到了他的办公室,和那个并不健壮的黄皮肤的他搭讪。再后来,詹姆斯吻了她,玛丽琳便果断地退掉了詹姆斯的课程,光明正大地和他在一起了。
在遇见他之前的每一天,玛丽琳的优秀都像是一种习惯,丝毫不受父母离婚的影响,丝毫不受自己的性别影响。她就像她的母亲,精致的妆容、讲究的着装、一丝不苟地烤着苹果派(虽然她决意不要像自己的母亲一样做一个出色的家庭妇女)。在遇见他之后却是,未婚先孕、被迫中断的学业、不被母亲祝福的婚姻、一个接一个出生的孩子、全职家庭主妇。当然,很久之后,她才知道,那节历史课,詹姆斯压根儿没有注意到她,在他眼里,她只不过是一个长相、身材都比较普通的白人女孩。
2
詹姆斯的人生理想是成为一个受大家喜爱的、能够融入集体的、不被投以异样眼光的默默无闻的人。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詹姆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合群”的人。如果“合群”有点抽象,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在生活中不会因为肤色问题受到其他人的孤立,在工作上不会因为肤色问题被迫接受不公平的对待。
詹姆斯是华裔移民,父母是从中国沿海出发、冒用他人身份、被迫来美讨生活的社会底层人民。詹姆斯打小就很清楚:就算他比其他白人小孩都聪明、就算他比其他白人小孩都勤奋,他也无法改变一个基本的事实:他的肤色和周围其他人的肤色是那么的不同!在教室不同、在餐厅不同、在社区不同,在哪儿都会受到“特别的关注”。
在遇到她之前,他没有朋友。从小,他就不敢和父母同进同出,他不想让他的同学知道他的爸爸是学校的维修工、他的妈妈是餐厅削土豆的帮工。即便考上了哈佛大学,他始终自信不起来。在遇到她之后,他深深地被这个不在乎她肤色的女孩子所吸引,他喜欢她做的每一道菜,他发誓与她共度一生。用一句肉麻的话来讲:遇到她之前,他没有生活;遇到她之后,他才有了生活。
3
矛盾的激化,源于玛丽琳妈妈的去世。
她走进八年没有回去的老房子,回忆起了和妈妈在一起的一切,物是人非。婚礼上,妈妈说“你和他在一起不对”,这句话一遍一遍地在她脑海里回放。是呀!到底哪里不对?她理想中的人生到哪里去了呢?那日,她赤身裸体地站在在大雨中,任由雨水拍打着自己的身躯,好似一场彻头彻尾的灵魂的洗礼。
她决定重返学校,去寻找逝去的青春以及没有来得及实现的梦想。她一声不吭地离开了家,留下沮丧的詹姆斯,还有两个未成年的“被抛弃”的惊恐的孩子。三个月后,玛丽琳回归了家庭,她发现她再以不能适应高强度的论文写作,更重要的是,她怀孕了,和詹姆斯的第三个孩子。于是,一切都好像童话故事的结局:一家人又安稳平静的生活在一起。
4
从成人的角度来看,这个结局是圆满的,虽然玛丽琳放弃了亲手去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只要夫妻二人不计前嫌,婚姻生活就可以重新开始。
但幼小的孩子所受到的心理伤害又该怎么办呢?在玛丽琳离家出走的三个月里,她五岁的女儿每晚都在向上帝祷告,准确说是许愿。她不停地告诉上帝:如果妈妈能够回家,她愿意做一切能让妈妈高兴的事。也许,上帝听到了她的祷告,玛丽琳真的回来了!旋即,就到了她践行自己诺言的时刻:她要做一切能让妈妈开心的事。
玛丽琳问女儿是否想去科学馆,女儿回答“是的”。
玛丽琳问女儿是否想学化学,女儿回答“是的”。
玛丽琳问女儿是否想当医生,女儿回答“是的”。
玛丽琳突然发现: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可以通过女儿来完成!她太兴奋了,可以说,她把全部的关注都集中在女儿那里,虽然她有三个孩子。玛丽琳陪她去科学馆、每晚给她讲科学家的故事、生日时送她《最著名的女科学家》、每天帮她检查作业、每个暑假帮她安排兴趣班、给她的卧室贴上爱因斯坦的海报。她是那么的爱这个孩子,这个孩子是那么的出类拔萃!
詹姆斯也发现:他们的女儿是如此的乖巧!她按照詹姆斯的建议积极参加“朋友”的生日派对、和“朋友”一起去看周末电影、每晚和“朋友”煲电话粥、认真学习他送给她的《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他是那么的爱这个孩子,这个孩子是那么的受人欢迎!
5
《无声告白》的开篇是一句不紧不慢的陈述:“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莉迪亚,一位不满16岁的少女,她死了,自杀。“他们”包括莉迪亚的妈妈、爸爸、哥哥、妹妹,以及世界上的其他人。当然,根据上文你可以做出如下推理:玛丽琳就是莉迪亚的妈妈,詹姆斯是莉迪亚的爸爸,而那个听话的、一心想让妈妈高兴的小女孩就是自杀的莉迪亚!
真相总是如此这般惨烈。
莉迪亚承受着妈妈全部的爱,她是幸福的,但这幸福是沉重的。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爱的枷锁。在莉迪亚有限的生命里,她听妈妈的话,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为己任,不断学习枯燥的、乏味的化学、物理,没有机会探索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在莉迪亚有限的生命里,她听爸爸的话,努力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有许多朋友的人,为此,她每晚假意拿起电话给“朋友”打电话,对着听筒里的“嘟嘟嘟”自言自语。她体贴着妈妈、理解着爸爸,但是,没有人理解她内心的告白。
她活的很累,也很痛苦。
6
也许,在世界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不少这样的家庭:为婚姻牺牲掉自己梦想的愤愤不平的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的母亲,打着“我是为了你好”的旗号本质是让子女弥补自己不完美过往的父亲,战战兢兢、想方设法满足父母给自己设定的期望的子女。
父母对子女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不是吗?你爱他,不是因为他聪明、不是因为他可爱、不是因为他听话,你爱他,只是因为,他是你的孩子,仅此而已。
父母对子女的爱应该是有界限的,不是吗?你爱他,不是因为他能够实现你未完成的梦想、不是因为他能弥补你过往的创伤,你爱他,只是因为,他是你的孩子,仅此而已。
作为子女,学会区分自己想做的和父母希望你做的,在任何时候都遵从自己的内心,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很重要,就像《无声告白》告诉我们的那样:我们“终此一生,都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