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想听陶继新老师的分享
早晨噩梦纠缠,一觉醒来,我不禁惊呼:啊,天已大亮了,得,晨练来不及去了。窗外蝉声高唱,这可爱乐观的小精灵是在留恋、在高歌7月这最后的一天吗?
自开启暑期模式20天来,我每天坚持参与第一期简书挑战21天已经接近尾声,还有一个大蛋糕需要分享。
事不宜迟,我立刻洗漱一番,虽然头还有点晕沉,不管它,打开电脑登录,马上投入战斗,完成本月的精品文章----《你最想听()的分享,完成打卡才是当务之急。
我最想听谁的分享?答案太不唯一了,好多天来,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看到不少老师已经呈上可分享的美味蛋糕,我感到有压力,今天在与家人一起回老家之前务必把我的心声呼之欲出,与众人分享,请各位宽恕怪我贪婪。
首先,我最想听陶继新老师的课
最近看到陶公众号里不断推出,一场教师的饕餮盛宴——第四届全国名班主任人文素养高峰论坛在泉城济南刚刚落下帷幕。
得知陶继新老师身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布道者,为现场1500与会者带来《<论语>中的管理智慧》,我为之激动振奋得不得了。
虽然我无缘坐在会场聆听他的精彩分享。但是看到陶老师讲座是的照片依然风采依旧,慈祥亲切、乐观豁达,还有那透入骨子的儒雅和融入生命的谦和在他身上熠熠生辉。
是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陶老师的精神写照。陶老师之所以能够在各个会场谈论经典妙语连珠、神采飞扬,是因为他做足了功课,打几下了坚实丰厚的文化积淀。
曾经陶老师酷爱《论语》达到了痴迷的状态,甚至在那艰苦岁月里,他在寒风中踩着泥泞,一边独自向前拉着排车一边背诵经典。
他从49岁开始全文背诵《论语》,直至70岁,仍每年熟背,几十年的修炼,早已将自己的生命与《论语》的精神融为一体,焕发出脱俗的精神气象。
你听,气象万千的陶老师用自己的人生经历为《论语》生动注解,娓娓道来,引经据典。陶老师之所以经历了万般磨难,却依旧没有倒下,源于儒家不断抗争的精神一直指引着生命的成长。
掐指而算,全国有几人能够像他这样,已过“不逾矩”之年,依然坚定地行走在教育一线,为中国教育奔走殚精竭虑,为中华传统文化传道鞠躬尽瘁,他用自己的生命状态感染着,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教育从业者。
认识陶继新老师是在2005年,之后的几年里,我跟他有几面之缘。这要感恩我的老师刘敏女士,每次见面都是刘敏老师为我创造机会,无论是在济南还是在徐水,短暂的见面令我倍感温暖,难忘。每次陶老师的新书问世,刘敏老师都会第一时间送给我。《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非常父母》等等,后来我也主动买陶老师的书《治校之道》《高效教学的道与术》等等,
特别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我有好几本,也看了很多遍。记得2008年暑假,8月10号下午,我在孙明霞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济南陶继新老师的办公室,陶老师正在电脑上噼里啪啦地写文章,见我们到来热情地迎出来,端出准备好的水果。
热情交流了一番,陶老师从他办公室拿来一本为我签好名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送给我,翻开封面:亚男,充分相信你自己!落款陶继新 2008.8.10 ,我接过赠书,望着陶老师慈祥的笑容,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更令我不安的是,那天,在去韫婉老师家寄宿的路上,陶老师一直为我提着沉重的行李箱,大步流星,直奔五楼。
每次与陶老师一起进餐,他都会左右照顾,不断为我夹菜,没有一丁点架子,那温和灿烂的笑容,像极了我的父亲,让身在济南的我内心有说不出的亲切与幸福。
其实,2007年陶老师退休了,这棵常年耕耘在教育战线的常青树依然读书不止,笔耕不辍,读之写之。
他东奔西走到处去采访,打开笔记本就洋洋洒洒上万言见诸报。他陶醉在忙碌中,快乐中而不知老之将至。
我的恩师刘敏将陶老师当作为自己的老师,但是我更感觉他像父亲一样给我温暖与鼓励。虽然最近十年了我没有见过陶继新老师,我也不好意思电话轻易打扰他,但是每逢佳节我必发短信问候陶老师,每次陶老师都会第一速度回复,感谢我,祝福我,哈哈,心有灵犀一点通。我心里美滋滋的,有暖暖的支持与牵挂爱心头。
前进的路上总无止境,陶老师作为我的精神导师。每当我在生活上遇到坎坷,在工作中遭遇不顺,我都会想到远在济南的陶老师。虽然我不必跟他诉说,只要我想到陶老师曾经遭遇过的种种坎坷与磨难,想想他怎样咬牙从艰难挺过来的,才有了今天这座屹立不倒的精神丰碑,就以无助的我无穷的力量,鼓励我、温暖我、鞭策我振奋前行。
“昨天的陶继新一定赶不上今天的陶继新”,这是陶老师一直用来激励自己的话,多少年来他自身的成长的经历深深鼓舞感染我:“加油!今天的王亚男一定会胜过昨天的王亚男,明天的王亚男一定会超过今天的王亚男”。
陶继新老师的大家风范和教育智慧,则是从解读《论语》的为师之道和为人之本体现出来的。成功的教育家,并非只研究教育,而是先研究做人、育人、培养人,这样的教育才是抓根追本符合科学规律的教育。
在陶老师的言传身教影响下,我越来越喜欢阅读经典。2016年参加了王财贵教授在房山举行的“启发原创心灵,开启论语一百”《论语》为期一个月的夏令营。老老实实在那里读经典上百遍,还担任学习委员。回来后带着学生读《老子》《大学》《中庸》,发现再读陶老师的文章好像穴位被打开,感觉通俗易懂多了。
如今,陶老师依旧每天阅读古今中外名著,手不释卷,学习不已;他每天坚持写作,笔耕不辍;他每天坚持运动,强健体魄……我时刻能从他的文章里关注他的信息。
身边很多朋友夸赞我学习力强,坚持的习惯好,其实大家不知道,我是深受陶老师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已经深入心灵深处,深入血液,深入骨髓。有时候我晚上睡晚了,我觉得有愧于陶老师的教诲。
“行走拓宽世界,读写重建心灵”。带着尊敬、带着无限钦佩,在这目前还算是岁月静好的八月,在期盼着第七届教育行走线上研修营到来之际,我十分渴望聆听陶老师的精彩分享。我百分之百地相信陶老师精神矍铄的神态、健步如飞的步伐、平和亲切的笑容、积极乐观的心态一定会深深感染、震撼在线的每一位嘉宾美人。
让我们跟随陶老师讲述《论语》学习践行做人的姿态、做事的心态。让我们每一个家人都能从陶老师身上汲取不同的营养,受到不同的启发。其实,“日日新”陶老师本身就活成了一部耐读的经典。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万人谈。我非常渴望聆听陶老师的分享。憧憬着,期盼着,让激动人心的8.20如约而至吧。
其实,我还渴望聆听成尚荣先生的讲座,手中读《上有灵魂的课》。
我渴望聆听魏智渊老师的分享,上学期跟着新网师王小龙老师研修了他的《教师阅读地图》,暑假有拜读了他的《高手教师》。
我还渴望聆听理想主义者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上学期在新网师跟随孙静老师研修了他的《构筑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是我阅读的下一个目标。
我渴望聆听北京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校长的分享。2007年暑假我再济南教育大厦书店与她的个人专著《人生为一大事来》不期而遇。这个暑假整个保定地区创新教育研究大会隆重召开,刘校长,罗滨等教育家来保定传经送宝。这几天我正在重读她的专著,品读她的教育思想。
我还想听诗意语文王崧舟老师的课,聆听张祖庆老师的电影分享课,陈琴老师的吟诵课,朱爱朝老师的母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