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位于鹿泉东北一隅。北面,跨过滹沱河就是灵寿县;东面,过了防风林就是正定,处于三县交汇的地方。由于滹沱河的断流,曾经作为渡口的家乡也陷入沉寂,地理位置的原因,使他比较偏僻。
要说家乡最有名的当数苹果和沙子。
在计划经济年代,村里种了七八十亩苹果树,后来改革开放,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村民便承包下来,经过几年的经营,打响了品牌,红星、黄元帅、国光等品种享誉省会。
物以稀为贵,在当时物资匮乏的年代,苹果是人们餐桌上的奢侈品。我家也包了半亩,苹果成了我手头上的炫耀,随便吃,亲戚朋友来了,给他们削苹果,看着他们视如珍宝的样子,我心里美滋滋的。
那时,我练就了削苹果的绝技,一刀下来,果皮不断,削得又薄,一点不伤果肉,令人叹为观止。
由于滹沱河的冲刷、积淀,这里的沙子洁白无瑕,颗粒大小适中,不含一点土质,深受建筑商喜爱。
有人说:“鹿泉自古出栋梁之才。”我一愣,没听说有宰相、尚书样的大人物呀。这人理直气壮地说:“沙子、石子、水泥不就是栋梁之才吗?”
毫不夸张的说,家乡的沙子撑起了省会早期高楼大厦的半壁江山,大厦起来了,村子的南面却出现了一个方圆一公里的大坑,现在废弃的沙场长满了荒草,诉说着世事的沧桑。
有了孩子们,便有了欢声笑语,整个村庄充满了生机,也就有了鸡飞狗跳的一幕。半大的孩子们,无所事事。一到星期天,河滩里、树林里、丘陵上,到处是我们的身影,捉鱼、抓虾、捂鸟窝、掏刺猬,没有不干的。甚至田间的芝麻杆成了我们打弹弓的目标,看着一片狼藉,知道闯了祸,一哄而散,再也不敢过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求学、工作、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家乡也在经历着巨变,一栋栋新房落成,村子中心向南移动,原来的中心显的有些落败,十字路口的影壁依然矗立在那里,宣示着曾经的辉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想和追求,无论你在不在意、愿不愿意,时间的车轮都在滚滚向前。
在外奔波的日子,家乡的影子,不时在脑海中显现,它望着我,我望着它,割舍不断是乡情,无论我身在何处,都有它挥之不去的烙印。
默默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