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季 023|教育的决定因素

写下这个题目时,也许有人会疑惑并对此持怀疑的态度。的确,教育问题是民生之本,几乎与每一个家庭息息相关,因为一个家庭即使子女不读书了,他的子子孙孙依然会接受到教育。

我经常说:“教育问题是全人类都应该关注的问题。”现在,教育问题被炒得轰轰烈烈,各种教育模式也层出不穷,但无论哪种模式都不可偏离教育最本质的问题,那就是不能离开学生谈教育,不能避开教育规律谈教育。当然,影响教育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教育从广义上与一个地区的经济条件、教育政策、文化底蕴、重视程度、当地师资力量等有关;狭义上,影响教育的因素就更多了,学校、社会、家庭等都对教育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教育起决定最大的因素在于校长,因为校长既是教育管理者,又是教育的直接实施者。社会上一切“进校园”活动和上级政策的直接责任人就是校长。

我们说:“一个好校长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发展。”的确,现在有教育理想的校长不算多,他们大多提起教育时各种抱怨,但在抱怨的同时唯独忘记了自己才是教育最大的责任人,忘记了自己才是推动教育前进的有力推手,他们都把教育的希望寄托在旁人身上,而闭口不谈自己能用教育做什么。

曾经听一位校长说,年轻时候当校长时,还充满信心,什么材料都是自己写,后来看见材料就麻烦,一般让人代劳。请问,校长在烦什么?教学质量?区域教育发展?经费有限?前途?……也许不同校长各有各的烦恼吧,总之,几乎很少有校长为了孩子们的教育问题而让自己寝食难安。

总体来看,校长大多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校长不作为的;一类是校长乱作为;剩下一类是校长响应上级爱好来作为。

不作为的校长,大多数为老校长,有了多年的学校管理经验,觉得沿用原来的模式或者旧的教育教学理念也挺好,这样既不冒进,也不倒退,所以教育一直不温不火。

乱作为的校长就可怕了,把自己当作教育专家,研究出一套什么数字教学模式,然后在全校推广,可是推着推着就偏离的教育的轨道,甚至走进死胡同,没有了下文,草草了事。

第三类校长也是完全按照上级要求来办学,才不管什么学生情况,也不探索适应孩子发展的教育模式。总之,上级今天出去考查学到一种模式,然后马上照搬照抄,明天,换了一个领导,支持的又是另外一种模式,然后赶紧废除了旧模式,迎合领导的新模式,并且迅速做出一套资料,用来证明这种模式的可行性。实际上,教育能有多大转变呢?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因为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不违反教育规律,我想,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长期坚持下去,教育定然能起到明显的效果,可领导偏偏一届又一届的换,模式跟得校长也有些眼花缭乱了。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要搞好教育,就必须抓住教育的本质,重视学生的发展,把学生放在第一位,重视生命教育,既要让学生注重当下的生活,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应对未来。

大道至简,其实教育是简单的,但很多人往往把教育复杂化。如一所学校的发展,几乎离不开用成绩来衡量学校,可偏偏对于学生素质这一块常常被忽略。

一所学校要想办好教育,有一位好校长足以,但这些校长往往却在非议中。当校长注重素质发展时,有人说不重视学生成绩,当校长注重成绩时,又被人说在摧残学生。教育永远没有定论,因材施教,校长要做的是对于一所学校政策的制定和对教师成长的引领,因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几乎谈不上学生、学校的发展。

教师是让学校这潭水活起来的关键因素,也是一所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

但多数学校会把教师看得死死地,一天四五次打卡,教师几乎不能生病,甚至不能办自己的私事,因为要涉及请假,所以大多数教师宁愿忍着也不愿去请假,因为请假不仅要自己请代课老师,而且还要扣工资。大多数教师是爱岗敬业的,如果一所学校把教师看得太死,那么教师也就不会生发出“活力”,你见过哪一个被捆绑得紧紧的人还能“手舞足蹈”吗?

学校要适当给教师留出一些时间,用来处理自己的事情,教师只有把“大后方”安定了,才能全力冲刺在“前线”上。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也是学生的影子。一个班级什么班风,大抵跟这个班级的代课老师有着很大的联系。一个有活力的老师,带出来的学生也有活力,从某种角度来说,教师已经给班级教室打上了自己鲜明的色彩特征。

教育面临的是一所充满活力的孩子们,那么,就要求学校必须充满活力,早求校长、教师都要充满活力,因为这是一所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

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尊重教师,是校长必须要重视的,这样办学,也就距离一所好学校的标准不远了。

2021年1月 21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