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奔波于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地点进行面试。面试越多发现选择也多了,人的身累了,心也累了,也更加怀疑人生了。面试了十多二十家公司,发现自己越来越挑剔了,不是觉得公司环境不好,就是觉得薪资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或者是犹豫着要不要从事这个行业,这个职位。总之,各种的不满,各种的纠结,各种的犹豫。想很轻松地做出选择,可臣妾做不到啊!!!
相信对于自己不知道真的喜欢什么类的工作的应届生总是犹豫不决,难以做下决定。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总会考虑到这个工作以后容不容易跳槽,发展空间大不大,以后的薪资涨幅怎么样等等。所以有的同学找了几个月的工作都没有把工作定下来,我就是其中的一员,想得太多,做的却太少。难以将工作定下来的一个最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怕自己选择是错的,怕因为自己的这一次选择影响自己后面整个人生的发展。在今天之前我也会怕选择错,但是今天开始,我将会不惧怕自己的任何选择,无论对与错。因为即使我现在做错了选择,但是意味着余下的机会更适合我。
我在《不可不学的心理学32定律》中发现能解决我心中困惑的一个心理学法则:海因里希法则。它告诉我们,在一次成功的背后,往往有无数次失败的积累,这是被无数成功者的经历所证明过的。失败次数愈多,成功的机会越近。这是书中所阐述的海因里希法则的内容。我们其实很多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但是在关键时刻如果没有人说出这样的话,自己是想不起来这个道理的。在我们面对困境时,总会深陷困境里面,不会想着应该停下来,将自己现在所面对的困境先放在一边或者说应该换个角度去想想怎么解决这个困境。我想这就是所谓的一根筋吧,而不是“直面惨淡的人生”的壮烈。我们越是深陷于此,我们的思维越是转变不过来,自己也越来越喘不过气,就更加地难以做下决定了。了解了海因里希法则的内容是我们轻松做出选择的一个前奏。
此书作者在这一篇章中还写了这么一段话,也就是这么这一段话是让我的心得以释放,让我得以轻松地做出选择,不再会因为选择了其中一家公司,而患得患失。希望这段话也能够帮助正在难以做决定的你放下心中的包袱,轻轻松松地做出决定: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机会无处不在。但是机会又是稍纵即逝的,你不可能在我们做好所有准备后再去把握。这就要求我们有一种是错精神,即使最后证明自己错了,也不会后悔。因为你把握了机会,而且至少知道了你先前把握机会的方式是行不通的。
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字组成的一段话让我如释重负。在面临选择时,不要纠结于你暂时的得失,只要随着你的心就好,你觉得你此刻更偏向哪个,你就去选择哪个吧。即使后面发现你现在的选择是错误的,但是你也是成功的。我们不要因为一件事的选择而耽搁太多的时间,做总是比想好。你利用你纠结的这个时间去尝试,效果将会比你光想好得多,你也不会为做一个选择而痛苦不堪。如果在后面的日子你发现自己的选择错了,那么由衷地恭喜你,你离属于你的人生之路又靠近了一点。这也正应了海因里希法则的:失败的次数越多,成功的机会越近。排除了一个错的选择,剩下的机会对你而言就更好了。
别怕去做选择,你越怕你越难以做出决定。而你要做的是问问你的心,你此刻对哪一个选择是比较有好感的,你就选哪一个,不要想太多,剩下的就由时间去证明吧。我们也不要太计较暂时的得失,越长大我们就越应该懂得,不会有一件事是完美无瑕的,每一个选择都有好的一面也都有差的一面。懂得这一点,敞开你的心,果断地做出与心相对应的选择就好,这既不用纠结也很轻松。
选择的好坏都是相对而言的,适合自己的选择才是最好的。想要找到最好了,我们就要勇于去做实验,失败的次数越多,越后来到来的机会相对于自己来说也就越好。错得越多,剩下得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