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爸爸妈妈眼里,自家宝宝就和小天使一样可爱。但是很多宝宝在1岁左右,就会出现一些攻击性行为,变身“小恶魔”:一言不合就咬人、打人,打身边的小朋友、爸爸妈妈甚至爷爷奶奶。
到底是小天使变了,还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家长究竟该怎么办?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宝宝喜欢打人咬人的问题,有烦恼的爸爸妈妈快来看看吧!
宝宝为什么一言不合就打人?
宝宝出现一些攻击性行为,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要先弄清楚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爸爸妈妈千万不要随便给宝宝扣上“暴力”“坏宝宝”的帽子哦,因为宝宝真的只是还没学会正确的表达、社交而已。面对宝宝的攻击性行为,爸爸妈妈先来看看专家怎么说:
Q1:我家男宝宝23个月了,带他去游乐场玩时,有时候会用手打别人,请问老师是怎么回事?
宝宝有时会动手打人。这个阶段的宝宝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有需要的时候可能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于是就出现动手的行为。另外,宝宝控制手臂动作的能力也有限度,即使可能示好的行为,都有可能在兴奋的情况下显得鲁莽。
Q2:我家男宝宝两岁半了,遇到不熟悉的小孩就会打人家,这是为什么呀?
宝宝打人可能存在以下几种原因:1.宝宝自我意识萌发,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但凡遇见不合意的事情,都以“打人”来表示“主权”;2.宝宝语言表达能力差,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选择以“打人”来表述自我;3.宝宝错误的情绪表达,想友好地打招呼,但不知道怎么表示,上前拍打别人可能被宝宝当成了打招呼的方式。
Q3:我家宝宝读幼儿园了,近期脾气变得非常暴躁,在家和幼儿园经常一言不合就上手打人,是不是我的宝宝出现了什么心理问题?
从发展的角度看,这是一种正常的规律。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一个波动性的规律,表现为在某一段时间宝宝身心较为和谐、善于与人合作、容易适应环境、情绪比较稳定和温和、学习效果也较好;而在另一段时间里,则判若两人,身心发展不太和谐、爱顶嘴、对环境的变化难于适应、情绪非常地不稳定、易怒好哭、甚至学习能力也明显下降。
对于5周岁以前的儿童来说,通常这种发展波动的曲线表现为每半年就有一次变化,如2岁时发展比较稳定和整合,2岁半时会出现分离和不稳定,3岁时恢复平衡,3岁半时表现的比较内向,4岁时变的精力充沛,4岁半时发展质量又有所下降,到5岁时又恢复稳定。虽然对每个人来说具体表现有所不同,但总的趋势是一致的。
所以,宝宝很可能就是这种发展波动性的表现。既然这是一个发展规律,我们也就不必太忧心忡忡,不要急躁、不要体罚、不要焦虑,耐心地帮助他度过这一低谷期。
当宝宝出现极攻击性行为的时候,我们通常都会分析宝宝身上存在的原因,却很少有家长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其实,宝宝身上表现出来的行为,或多或少都和身边人的行为有关。有时家长自己都没在意,孩子却都记住了。
宝宝学习任何一项新技能,通常是从“模仿”开始的,打人也一样。不论是打骂宝宝,还是家人之间的争执,宝宝看到后会认为这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学会了。
同时,如果爸爸妈妈在和宝宝的相处中缺乏耐心,容易情绪失控、呵斥宝宝,宝宝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别人、处理矛盾。
家长如何引导
对于宝宝的攻击性行为,既不能惯着听之任之,也不能以暴制暴、惩罚宝宝。那么家长到底该怎么做呢?先别着急,继续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1.让宝宝平静下来
当宝宝出现打人的行为时,马上把宝宝移到一旁,用坚定的语气告诉宝宝“不能咬人”“不能打人(拍人)”。如果宝宝的情绪非常激动,立即从他身后抱紧他,等待宝宝情绪逐渐稳定。
2.帮助宝宝梳理情绪
家长可以帮助宝宝说出感受,“你很生气对吗?”“你不太高兴对吗?”……这个行为是在帮助他认清自己的情绪,明白自己行为背后的情绪是什么。
3.不同的应对方法
如果宝宝没有生气,只是在表达友好却下手过重的话,我们可以和宝宝说,“你是希望小朋友和你一起玩对吗?你可以这样告诉她。”然后示范给宝宝看,比如边挥手边说嗨,或是拉拉手表示友好。这个行为是在认可宝宝所谓的“打人”其实是在表达,只是我们需要告诉他们如何用正确的语言或者动作表达。
4.重视道歉的过程
等宝宝平静下来之后,家长带着宝宝一起去跟被打的宝宝和家长说对不起。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在强化如何表达友好。
5.注重榜样的力量
宝宝最容易模仿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如果我们平时遇到情况,也是出现情绪失控,会大叫,会动手,那这其实就是在告诉宝宝,过激反应其实是可以接受的。永远记住教育宝宝如何控制情绪,第一步其实是家长自己要学会控制情绪。
6.为宝宝挑选合适的内容
有时候宝宝看到电视里暴力和打斗的场面,无意中模仿,未引起家长的重视,而当宝宝“打人”被家长批评时,他的判断就会产生错乱,分不清对与错。因此,要有意识地挑选内容健康的动画片和电视节目,陪宝宝一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