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知识诅咒吗?
就在上周,我和同事们在去聚会路上,讨论到给孩子辅导作业这样事,每个人的经历都大同小异,明明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也给孩子讲了很多遍,觉得自已也已经讲清楚了,为什么孩子还是一头雾水,还是听不懂,不会做?有时还会怀疑是不是孩子智商有问题,同时自己也会着急上火,甚至耐心被耗尽。
我在新闻上看到一个更严重的情况,有个家长在辅导作业时,因为着急,而引发心梗。
如果你是位老师,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是否有过这种感受,你觉得浅而易见的知识,怎么他们始终学不会?有些同学怎么又笨又不开窍,而你又气馁又急躁?
如果你是一个老板,针对某件事,给员工讲解决方案的时候,你认为自己已经讲得很明白了,为什么员工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或者还是做错。这令到你很伤脑筋。
这样的场景,我们经常在生活中遇到,为什么显而易见的东西,对方就那么难以理解?
这就是知识诅咒,当你掌握了一种知识,你就不能理解,那些没有掌握这种知识的人,他们是怎么想的。
一种知识,就像一条大河一样,对于已经渡过河的人来说,回头看的时候感觉得并不算难,他站在河的对岸,就不能明白还没有渡过河的人,他们看到的困难。就像我们不明白为什么孩子、学生、员工对浅而易懂的知识不理解一样。
为什么我们生活中会出现知识诅咒?
因为我们和对方的认知存在偏差。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接触的环境和信息不同,所塑造的性格和观念不同,对事物的判断和感知,会自然而然的跟随自己的经验,而各有差异。
比如,就拿学车的经历来说,教练手把手地教了好几遍,轮到我们自己上手的时候却总是出问题,不是这里不会,就是那里没记住,常常被教练劈头盖脸的教训,事实上,教练掌握了技巧并且已经轻车熟路,而我们太过生疏没有经验,我们在认知上和教练有很大的骗差,自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我还记得在一公司工作时,有一次在听一个专家的演讲,他讲出来的全是一堆拗口的述语、奇怪的概念和复杂的逻辑,听得我晕头转向的,这样的演讲只能透露出一个信息,这个专家很有内涵,而我就当为知识捧一次场,跟着鼓掌就好了,但这也深深降低了我对以后听演讲的欲望,甚至感叹,连专家都不会说人话。
当我们抛出一项知识的时候,对方会习惯性的从他认为的角度出发进行理解,而我们常常误以为自己明确表达了内容,可是对方并没有接收到,即使被理解,理解的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异,形成一种自我透明的错觉,产生表达和接收上的误会。
也正是每个人的知识的局限性,也决定了任何知识传播都会遇到知识诅咒。
如何打破知识诅咒?
我们既然知道知识诅咒这么容易发生,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减轻它的副作用,让我们和他人之间的交流更顺畅呢?
1. 简单化传播知识,消除诅咒
记得我在读高中的时候,有一位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他每次写完诗,就会把诗念给一个老大妈听,让她听完之后就问:“您听懂了吗?”直到老大妈说听懂了,就算是写好了,如果老大妈说听不懂,白居易就会再写浅一些。
比如你问一个小孩子2减5等于几?
小孩不会算,因为在他目前的认知里,小数不可以减大数。
所以,在问这个问题之前,你首先应该告诉这个孩子,这世界上有一个名词,叫负数,小数可以减大数的。
这就叫消除知识诅咒。
让你所要表达的信息尽可能的简单易懂,这样更容易消除知识诅咒。
2. 尊重信息差异
虽然现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差异在逐渐减少,但是不同领域之间,信息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你从一个圈子跳到另一个圈子,就会发现,自己对另外领域的事情完全不了解。
对于这些信息差异,我们一定要尊重,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不是所有人的和你一样,接受过如此高等的教育”,同理,并不是所有人都和你一样,接受过专业的训练,或是完整的学习过某些领域的知识。所以在和不同领域或者与自己知识不对等的人聊天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这种差异化,否则聊天不在一个频道上,会让沟通显得很无效。
3. 善于用具体作为抽象的基础
比如我们在教孩子算术的时候,问10-3=?孩子学起来可能不那么快;但如果给你给她设个场景,比如我给你10个苹果,你吃了3个,还剩几个?这样更容易学习。
比如有一次我跟朋友分享一个叫“峰终效应”的概念的时候,我说它的意思是:“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评价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过程中的最强体验,另一个是结束前的最终体验。”她一脸蒙地看着我,表示不容易理解。
于是我问她,你知道宜家最畅销的产品是什么吗?宜家最畅销的产品是门口1块钱一根的冰激凌,虽然不赚钱,但是效果非常好。因为它改善了消费者从宜家逛出来累兮兮的体验。
想一想,在大热天逛完宜家的那一刻,来1根1块钱的冰激凌,就算消费者在过程中有什么不好的体验,也会被这根冰激凌“爽“到。这就是峰终效应的现实应用。
沟通当中我们碰到抽象不好懂的概念和问题时,用理论解释理论,从抽象到抽象往往大家会更糊涂,如果这时举个具体的例子,讲个故事,跨专业的人就很容易理解。
“知识的诅咒”从某种层面来看,我认为是一件好事,至少它能够提醒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视角,来面对自己所学习的知识,以及如何正确的和别人进行沟通。
因为,有知识的人未必是有智慧的人,但有智慧的人,一定不是被“知识所诅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