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执着地认为,在一段所谓的关系里,只要一方投之以桃,另一方必当报之以李。
因此,每一段关系里,我都希望自己的真心付出可以得到回应。
曾经,我有认真记下朋友生日的习惯,并用心地在她们生日当天准备好礼物,但后来等到自己生日了才发现,原来不是所有的生日都需要被记起。
直到后来,读研期间遇上了一位挚友,我们即是同门又是室友,关系甚好却又分得很清,而她也是那个会记得我生日的人。
只是当毕业了我俩依依不舍分别时,她很认真地对我讲,以后千万不要在彼此生日的时候互送礼物,因为她真的怕忘记。
当时的我还不是很懂,但后来终于明白了。其实,每一段关系都经不起考验,不满心欢喜的期待便不会有失望。
所以,毕业之后的我们,想起来就联系,想不起来也不刻意,但每次话匣子打开,便没完没了地聊个不停,生怕错过了对方生命中重要的的大事记。
当我出去旅行,会自然地想要给她买礼物;当她约我见面,也会出其不意地为我准备小惊喜。虽然,生活在各自的城市里,却好像从来没有走远。
当然,我也收获过沉甸甸的失望。
这感觉就像,别人跌倒时,你很善意地搀扶了他一把,陪他走了好远;而当你摔倒时,他却若无其事地走开了。
对门邻居小两口很热情,我们刚搬来这里时,他们总是隔三岔五送来些水果、零食,而我们作为回应,也总是送过去更多的水果、零食。
后来,建立在互相赠送基础的关系走得更近了,他们会时常约着我们吃饭,而不想占对方便宜的我们,也总是一顿接一顿地回请他们,甚至慢慢主动起来。
虽然有时候会感觉到力不从心,但我总觉得因为足够幸运才会遇上这般好的邻居。
以至于,我误以为这样的关系就是友谊,便开始加倍对他们好,我和姑娘会互赠礼物。后来他俩办结婚,我们下血本送了姑娘一份礼物,一条四叶草的手链。频繁的接触相处中,我以为我们两家的关系越来越好。
直到,后来有件事情想请他们帮忙,却不料遭到了无情的拒绝。再后来,某次从姑娘口中得知,她已经弄丢了我们送的手链。
于是,我以为的关系,开始一点点分崩离析,而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内心在抗拒与他们太过频繁的相处。
有句话叫过尤不及,我想大概就说的我们这样的关系。过分追求回报会痛苦,过分接受好意也会痛苦。所以,倒不如保持合适的距离,放过别人,也放过自己。不刻意,不回避,让每一段关系更自然,也更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