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读完《白夜行》,今天就写书评,有些不适合。因为对这样的令人充满敬意的作品,读一遍显然不够。但有些话确实想说,姑妄写一写吧。
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只魔鬼,无论是社会动荡、家庭剧变或天灾人祸之际入住,它们从此不曾离去。
大约是看过《唐人街探案》的缘故,读完第一章,我基本就将凶手锁定了西本雪穗。第二天打开时,看到封面上一个小男孩和小女孩牵手的灰色剪影,又锁定了桐原亮司。也从字里行间的暗示中,猜到些“娈童癖”的意味。
当时心中还说,日本刑警太弱,调查时对方不说或有意隐瞒,也客气地照单全收。大名鼎鼎的东野圭吾和《白夜行》,不会以这种方式“放凶手一马”,以便故事继续吧?
但很快我就明白了,接下来的发展,作者并非使案件更扑朔迷离,而是索性抛开,并以一种时间跃迁的方式,通过一个个人物视角勾勒出桐原、雪穗二人长达19年的罪恶史。
桐原亮司身份隐秘,心性坚忍,智商极高,像永远潜伏在黑暗中准备择人而噬的魔鬼。
西本雪穗美艳不可方物,但内心无比黑暗,和美貌形成强烈反差,恰似《聊斋》中的画皮。
也是命运之手牵引,19年来,二者的人生际遇竟离奇地围绕着同一批相互之间有着错综复杂关系的人群展开。对这群人来说,魔鬼就在一旁窥伺,噩梦不知何时会降临。
所以每当新角色出现时,我都很担心,生怕他是下一名无辜的受害者。当然,他们也无一幸免...
据我所知,在日本文学当中,人们倾向于塑造原本善良但因某种悲惨经历而黑化的人物形象,进而营造一种永恒悲伤的色彩。《白夜行》也不例外。
男女主桐原亮司和西本雪穗生于20世纪70年代,正是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大量企业、家庭破产的荒乱时代。加上石油危机、地震和沙林毒气等灾难性事件,人们逐渐丧失了理想、道德与彼此间的信任。
男主患有“恋童癖”的父亲强暴还在上小学的女主是全书的导火索,二人联手将其杀死,从此踏上永难回头的暗黑之路。
命运待我以悲剧,我便以牙还牙!
纵观长达19年的故事线,桐原亮司和西本雪穗在清除前进路上的“障碍”时,心思之狠,手段之奇,令人脊背发凉。
不得不说,相比战争、经济危机、自然灾害这些外在因素,社会人性的沦丧才更令人深深战栗!我想这也是本书的主题所在。
书中出现了大量或多或少带有病态性格的角色,如桐原洋介、同源弥生子、松浦勇以及男主高中时代结识的三名援交女子等。尤其男女主,更概括性地代表了为挣扎求存而不择手段的一群人。作者使用艺术化的手法,将这群人的阴暗面总结在一个人或一对人身上,再用他们的行为去隐喻社会现实。
所以他们叫桐原亮司、西本雪穗也好,叫其它名称也罢,总之魔鬼就在人群当中,并随时准备冲出来杀人喝血。
私家侦探今枝直巳的出现,使我一度认为他就是“桐原终结者”。然而在无限接近事实真相时,被桐原反杀,这一波折令故事更加充满悬念和吸引力。
而刑警笹垣是开篇第一视角,也是末尾的最后视角。正应了书中一句话,要看清事实真相,必须回到开始。除了人物视角,作者也把这些被命运之手牵引的人们又一次带回大阪,并在那里为故事画上句号。
合上书,一个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及情节在脑中不断浮现。同时有个很大的疑点,我认为结尾出现的桐原亮司并非“真身”。以他一直以来无往不利的心机手段,实在没理由被雪穗早一步看穿了的老刑警擒获。我甚至以为,这个人是曾经承诺“为桐原亮司做任何事”但后来却一直被忽略了的园村友彦。不过这个想法在重读尾章后放弃。
那个人确是桐原亮司,来自笹垣的确认和雪穗毫无一丝触动的反证。
笹垣也的确不了解他。比如猜测当年桐原是在玩耍时,无心撞见父亲强暴雪穗一幕,才怒而弑父。一般来说,小孩去那栋大楼玩“时空隧道”,不会带剪刀这类东西。所以桐原是提前与雪穗计划好,在父亲刚解开腰带时动得手。
所以,事实并非桐原一时大意而失手,而是他自己求死。
一个长时间在黑暗中行走的人,因为惨痛的过去离家多年,无论如何会感到厌倦。此时此地,只要他一死,不但结束了自己的悲剧人生,也成功将雪穗洗白——只要她矢口否认,所有过往都在桐原身上断了——同时,不管别人怎么看,我个人认为,也是桐原给对此事追查了19年的老刑警一个交代。桐原一定早就注意到了他的存在。
这就是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吧,所以桐原毫不犹豫地结束了自己生命,一如过去迫害他人时那样果断。
然而,桐原死了,魔鬼就离开了吗?显然并不是。重复一遍,这正是本书的宗旨。
上面提过,桐原、雪穗只是这个时代大背景下的人物缩影。即使他们不再作恶,其它恶人也大把存在。
所谓《白夜行》,既是桐原、雪穗自称的“我的世界没有太阳,永远只在黑夜中行走”,也是普罗大众时刻处于魔鬼的窥伺下,青天白日亦危机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