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哲学接近尾声,这一集是最后一集,是对整个希腊哲学做一个结束的说明,也要谈到希腊哲学对后代的影响。
希腊哲学在亚里士多德之后,主要的趋势是走向实践哲学,就是把哲学具体落实在人生里面,给人生明确的启发,告诉人怎么样才能获得幸福的生活。这样的一种思潮最后显示为三个特点,也可以说明希腊哲学为什么必须交出它们的棒子。我们这一集介绍希腊哲学在结束阶段的三点特色:
第一点,强烈的主观主义。
第二点,缺少创造性。
第三点,哲学让位给宗教。
本期重点1:强烈的主观主义
从亚里士多德以后,各个学派都不再有为求知而求知的兴趣,失去了哲学最重要的好奇心,这好奇心是全面而根本的好奇,因为智慧是完整而根本的理解。哲学的动力不再是为了真理而追求真理,而只是为了个人趋吉避凶、求乐避苦的方法,希望以此代替被俗化的宗教,能给人实际的建议。不用再远望星辰,了解宇宙的奥秘,而是要由宇宙转向人生,设法内观自身,解开人生的迷惑。这样的趋势很容易造成怀疑主义。所以在希腊化的时代,怀疑主义也曾相当盛行。
如果强调个人主观,就容易忽略客观真理以及共同的道德标准。很多人只求自己个人的利害,要宇宙绕着个人来转,这就是强烈的主观主义。像伊壁鸠鲁学派,不谈义务与责任,只求自然的感觉,只求个人的享乐,它虽然也强调节制,但毕竟还是从个人的感觉作为判断标准。
而斯多亚学派,强调理性的、高贵的德行表现,它使用义务或责任来反对自然的冲动,但最后也执着于一个简单的观念,就是宇宙是以神为它的灵魂。怀疑主义,因为人难以得到真正的知识,就断言知识不可靠。至于上次介绍了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要使灵魂进入密契经验,陷于神魂超拔的恍惚状态,如此才可以窥见哲学的堂奥。像上面这些都是强烈的主观主义的表现。
本期重点2:缺乏创造性
所谓的创造性,在当时谈到哲学只讲三个重点:第一,你要过幸福的生活,首先要知道万物是怎么回事,这就是自然哲学,要先了解万物的各种规律、各种情况。
你了解的时候需要有认知的方法,这时候你需要逻辑,它是思维的方法,逻辑可以帮助你认识客观的自然界,把它的规律找出来;然后再落实在生活上,谈到伦理学。所以当时对哲学的重视主要就这三门学问:逻辑、自然哲学与伦理学。但这三方面,他们都是把过去已经出现过的思想,现在拿来重新调整配置一下。
譬如我们谈到过,伊壁鸠鲁学派采用的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斯多亚学派它在自然哲学方面是采用赫拉克利特的“宇宙大火”与“逻各斯”的说法;而“新柏拉图主义”当然是从柏拉图思想发展出来的。所以这几派对哲学的贡献有限,谈不上太多的创造性。
本期重点3:哲学让位给宗教
古希腊哲学最大的成就,当然是在于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两个人的系统,他们所建构的系统核心都在于形而上学。我们再复习一下。首先你要研究自然哲学,所谓的“自然”就是有形可见、充满变化的一切。那么什么是形而上学呢?还记得亚里士多德有一本书就放在《自然学》后面的,叫做Metaphysics,我们现在都翻译成《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研究无形可见、永不变化的本体世界,所以柏拉图才会提出“理型论”,亚里士多德才会提出“完美的实现与形式”“第一个不动的推动者”。到了亚里士多德之后,所谓的“上帝”“本体”“第一个不动的推动者”或者 “真善美的理型”,都被摆在一边了,觉得它好像只是一个理论或观念,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于是就把所谓的“善的理型”或“第一个不动的推动者”的位置空出来了。空出位置以后,如果没有补充的说法,人就只会追求现实欲望的满足。
那么再看,在宗教方面,罗马时代的神是非常世俗化的,缺乏超越性,已经变成功能性的神,甚至功利性的神。所谓的功能神就是指,你耕田要拜什么神,打仗要拜什么神,每个神都有各自的作用与功能。而功利神更麻烦,功利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帮助人解决眼前的问题、眼前的困难,任何神只要能帮助我们解决困难的,我们都去祭祀它。至于罗马的多神教,可以用一句很简单的话来概括:这么多的宗教与神明,百姓以为那些都是真的,哲学家以为那些都是假的,而政治人物以为那些都是有用的。政治人物对于真假的兴趣不大,只要有用就好,因为宗教可以帮助政治,稳定社会,让老百姓因为有神明的存在,又有各种宗教的庆典、迎神赛会,可以减少社会动荡不安的机会;百姓也可以得到心灵上暂时的慰藉或麻醉。
在这种情况下,基督宗教出现了。因为在哲学让位给宗教之后,每个人都要寻求人生的解脱,需要得到某种超越的力量来支持自己。在现实世界上,人们看到罗马帝国的兴盛、腐败,然后渐趋衰亡,知道现实世界的一切都不可靠。那要怎么办?如何修行才能得到来世的拯救呢?
所以罗马时代的哲学,大部分都是比较高档的心灵鸡汤,是可以普及大众的醒世格言,缺乏一套完整的系统。这个时候,基督宗教强势登场,为什么?因为众多的基督徒实践他们的信仰,以他们的生命作为见证,肯定他们所相信的来世是人生唯一的希望。所以后面就接上中世纪的哲学了,这个是可以理解的。
那么再进一步来说明,希腊哲学对于后世的影响如何?当然是影响深远。因为整个1300多年的中世纪,虽然以宗教作为它的基础,但人毕竟是有理性的,而希腊哲学又有非常完整而丰富的资源,所以宗教也要设法与希腊哲学相互协调。譬如说在中世纪开始的时候,是柏拉图哲学或者新柏拉图主义影响深远,被基督徒拿来复制,经过修改与调整,然后加以推广。
到后面经院哲学出现的时候,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上场,因为他的理性思维能力让人觉得是不二之选。所以整个西方哲学在中世纪1300多年,前半段是受到柏拉图的影响,后半段受到亚里士多德的影响。然后从文艺复兴开始,柏拉图又恢复活力,后面再把古希腊哲学家与罗马初期哲学家的思想加以恢复、推广,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轴。这就是关于希腊哲学的结束,以及他们对后代的影响。
哲学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至少包括三个方面。
1、逻辑与知识论,它告诉你如何认识万物的存在,认识到什么程度。
2、形而上学的层次,里面包括了本体论——人性的本体,万物的本体,还有作为一切来源与归宿的所谓的上帝的本体。
3、把我们掌握到的这些本体论作为基础运用在生活上,包括伦理学、美学这些。所以后代的西方哲学家,都是按照个人的能力、兴趣,研究这三个领域的某一方面,最后建构成系统而成为哲学家的。
本期收获
1、希腊哲学的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先后左右了中世纪哲学的主流思想。
2、哲学不可忽略形而上学的层次,因为那是人类理性爱智慧的至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