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微博的时候看到了@小丁是丁 在《那些让文案绝望的文案,总是值得欣赏》中对优秀文案的见解:这些文案之所以感人,并成为业界佳话,因为“没有大呼小叫地叫卖,没有刻意吹捧的谄媚,只有平实的细节描写……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豪气,只有甜美悠长的感人细节,却打动了无数人打开自己的钱包,急忙用物质来表达一下对父母荒废已久的感情。
看到这里,不禁想起了写文案的人或者说广告人都懂的一条大道理:共情。
反身想想自己,对于自己这种并没有太多情感的人,共情这种东西并没有那么大的魔力,与此相反的是,比起那些情怀与腔调,强大严谨的逻辑更能征服我。情怀与腔调在我的眼里总是显得那么软绵绵,像是一个油嘴滑舌的小白脸,欺骗得了那些无知的少女,在我的眼里只剩下苍白的肤浅和任人揉捏的文字游戏。而强大严谨的逻辑则更像是一个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为理想奋斗的男人,那种认真积极的态度有着另一种不矫情的性感,就算不为他掏钱包,光是跟他聊天,都会感到有收获。每每看到那些矫情的文字,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在嘀咕:pussy。
像我这种奇葩的想法必然是世界上的绝小数,毕竟人类进化至今,人的感性部分为人类的生存和繁衍起了最重要的作用。休谟也曾说过:“理性是激情的奴隶,并且除了服从激情和服务激情之外,不能扮演其他角色。”可时至今日,或在未来,我在想,是否有人会从“情本位”转化至“理本位”呢?
人类为什么会是“情本位”?或者说“情本位”是如何演化过来的?为什么理性会是激情的奴隶?这都跟咱们的基因有关系。
在人类的基因中,就对人类的本能作出了界定,而这些本能就类似于源代码一般,被刻写在我们的基因里。所以人天生就拥有了一些本能:见到漂亮的异性会心跳加速、远离黑暗趋于光明等。这些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不需教导和训练的、天赋的、在人类进化路上所留下的一些行为和能力。而“情本位”就是本能中帮你快速作出价值判断的部分:对方是有害的还是无害的、敌人还是朋友、能吃的还是不能吃的......这种本能在人类进化的作用自不必说,没有这些本能,人类这个物种根本活不到今天,用演化论的角度来说,没有这种本能的人类都被大自然淘汰掉了。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速度已经大大超过了本能发展的速度。而理性作为较为慢速的事实判断,其大量的信息无法保存在极其有限的遗传物质当中。
人类作为碳基生物,硬件的更新是能跟得上目前的发展速度的,人类本能的建立需要成千上万年的演化,虽然意识经过学习也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协作和发展关系,可是生活中更多的矛盾,是发生在理性与感性(本能)之间的,无论是意识形态战争,还是社会中不同阶层的矛盾,这些是简单的人类生存的问题吗?在这生存问题的背后隐藏的是人类社会的协作问题,因为人类社会发展至今,趋势上是在消灭单个人类的生存可能,人们越来越依赖于一个大的社会分工体系才能生存下来,而在人与人之间的协作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绝大多数都是现象与意识的差距所造成的,说简单点就是理性与感性(本能)之间存在矛盾。
知道不公平而不知道为什么不公平,则会引起心中的怨恨,而心中的怨恨一旦控制了大脑,则根本不会关心不公平的原因,而只是单纯地想斗地主分田地。知道不自由而不知道为什么不自由,则会引起心中的不忿,而被这些不忿控制的意识,大多都会被人利用,只会从一个不自由的地方到另外一个不自由的地方,只会自由地坠落而不能自由地飞翔。
负面情绪作为一种负存在,本身就是为了被消灭而生的,而正面情绪作为一种正存在,就是为了存在而生的,证明正存在最佳的方式就是负存在的存在,表现出来的就是,不断地出现负面情绪,再不断用正面情绪来消灭负面情绪。
物理上有个“自激”效应,我把它引用到哲学上来说就是系统正负存在不断地产生正反馈,从而使系统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而情绪自身的这个“自激”效应也会导致人不断地沉溺于欲望的满足与寻找满足之中,就像叔本华的钟摆理论:“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这二者之间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当你需要为生存而劳作时,你是痛苦的;当你的基本需求满足之后,你会感到无聊。”沉溺于情绪不会让情绪消失,只会使其更加的高涨,使人对情绪的体会更加强烈,也难怪那些富有感染力的人大多是些性情中人。用一拨流氓去消灭另一拨流氓好比养寇以自重,只有用另一个维度的东西才能破除这个系统的死循环,就好比说,理性。
对于做广告的人来说,理性似乎是他们最惧怕的东西,如果全部消费者都是理性的消费者,广告行业基本上可以灭绝了。所有的产品公司只把产品的相关数据列出来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多余的浓妆淡抹,消费者也总能买到最需要的商品。太多的广告都是激发人的本能,促使人的冲动消费,许多人在淘宝买了一大堆根本用不到的东西最后只能扔掉,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说这应该可以算是泡沫了,一堆不切实际的产能之所以被消费,最直接的“吹手”就是这群广告人。
理性作为一个系统固然也和感性一个有不断膨胀、不断“自激”的一个特点,但对于一般人来说,理性还远没达到需要被抑制的地步。感性和理性,彼此都呼喊着消灭对方的声音,而人作为自己的执政者,必须把握这个平衡,既要让理性处理好事情,也要让感性有处可发。
在人类之间直接协作更少的将来,人类会与不需要共情的人工智能有着更高效的协作,彼时必然会演化出更多“理本位”的人,而到时广告的形式当中,可能会有更多共理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