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过一个新闻报道: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因为晚上写作业磨蹭,被家长训了几句,居然推开窗户从二十楼跳了下去。有人说,人生的不幸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童年本该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但近年来,因为作业导致儿童自杀的事件越来越多地发生了,人们只是习惯到当事人身上问责,或归因到“生命教育的缺失”,很少有人想到繁重的作业现在已成为儿童安全的隐患。
害怕死是人的本能,“珍惜生命”其实不需要去教育。如果一个人没有痛苦到极限、害怕到极限、绝望到极限,他是不会去自杀的,孩子更是这样。孩子并非不知道死了就活不过来,他们自杀的动机和成人是一样的——当活着比死了更痛苦,他会去选择死,以寻求解脱。
现在,学校和家庭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把作业塞进学生的每一段时间里。成人早上八点上班,孩子六点就得起床;成人下班后可以休息,孩子不能;成人有双休日,孩子没有;成人有小长假、带薪年假,孩子从来没有——他们的寒暑假面临的是更多的学习内容。当整个社会都在追求舒适和闲暇,成人的假期越来越多时,孩子的自由时间却被剥夺得越来越少。孩子们因为作业每天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家长在对孩子的作业管理中生气,教师在繁重的作业批改中劳累……“作业之痛”已成为一种社会之痛,尤其是孩子们的最痛。很多人认为,多写作业就可以让孩子学得更好,以为可以熟能生巧,这不过是一种简单思维下的推断,表面上合乎逻辑,实际往往不成立。物极必反,太多的作业会造成孩子的压力与厌烦,作用恰恰是反教育的。游戏、生活和阅读都是儿童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作业”如果对这些形成挤占,其实就是对儿童学习机会的剥夺。即使单纯学习课本知识,也必须要有休息和娱乐,休息和娱乐不是浪费时间,是为了下一步学习积累更多的能量。
每个成年人都从童年中走过,请回头想一下,真诚地回答:中小学时期,尤其是小学时期,天天布置的家庭作业、寒暑假作业对我们的学习真有必要吗?它让我们的学习状态更好更稳定,还是仅仅给年幼的我们添了一些麻烦和负担?教育可以兴国,可现在繁重的作业正在拖垮一代人,当一个孩子为作业痛苦时,一个小宇宙就在忧伤战栗。
好好爱我们的孩子,只要家庭生活正常,不给孩子额外的作业压力,孩子也没那么脆弱。他能感觉到父母的爱,他就会珍惜生命,也会珍惜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