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简书APP-2.10.5 For iPhone 6 - iOS 8.1.1
简书的优点就不多说了。
现结合自身使用情况,关于简书APP的人机交互和架构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个人看法,由于并非专业出身,望各位轻拍,并不吝指教。
存在的问题:
1. 人机交互不够友好;
2. 逻辑紊乱,架构冗余;
(注:人机交互不友好是和整个APP结构息息相关的。)
文章重点结构:
先聊聊人机交互
不一致性问题:
说明:同样一种界面模式,有的可以滑动切换,有的只能点击切换。很容易造成误操作。
1.「发现」模块下,「文章」和「专题」下面的子页面是可以左右滑动进行切换的。可是「文 章」和「专题」之间确只能靠点击来切换。显然,这是结构冗余造成的。
2. 如图(2)-左,「关注」模块下「一键查看全部关注更新」的两个子页面,初以为可以左右滑动进行切换,结果只能点击切换。估即是考虑到点击右上角的「最新评论」会更加不便,所以刚进入的时候是默认在「最新评论」界面的,可当用户无意识往右滑动准备切换到「最新发布」时,结果就退出到父级界面了,很容易误操作。
原来向左滑动是为了显示隐藏的「查看关注源」,如图(2)-中。
可是这个需求的重要性值得牺牲交互体验吗?个人觉得用户关注的是文章本身,用户查看关注源的目的无非就是想查看好文来自哪里,然后关注相应的专题或人,可这里面本来就是用户已经关注的人或专题发布的文章,所以这个功能显得很鸡肋,更何况还牺牲了交互体验。还不如将「关注源」在文章里面体现,或者像「发现」模块中将来源写清楚,如图(2)-右。
考虑另一种可能,是否可以不要「最新评论」这个功能模块呢?这样的话就不存在切换界面的问题了。
不够便捷
当然,交互的前后不一致性也会造成某种程度上的交互的不便捷。
1. 阅读一篇带有多张图片的文章时,点击查看大图以后,只能点击左上角的返回按钮,并不能单击返回,而点击返回已经成为用户习惯了,比如微信或微博的查看图片功能。
2.「发现」模块的「搜索」按钮放在右上角位置,图标也很小,单手操作极为不便。是否考虑放在左上角会好一点?至少在「发现」模块界面,搜索的需求比投稿的需求要强烈一点。
一些BUG?
1.「我的」模块的个人信息里面的「动态」,「文章」,「更多」三个子页面,左右滑动切换没有问题,也很流畅。可是点击切换的时候,显示如图(3),并且点击切换的时候整个假面抖动比较大,体验不是很好,一个小小的bug吧。
2. 「关注」模块的「简友动态」里,明明已经关注了啊,却显示继续让我关注?
当然这个bug应该不属于交互的问题,不过懒得分类了。
再聊聊整体架构
问题:整个APP分类太多,每进入一个主题或分类,等待你的仍然是一堆细分类,看似简洁扁平的结构,实则非常冗余,用户选择和理解成本太高。这些是逻辑混乱的必然结果。
APP结构图:
而逻辑清晰的架构可以减少冗余,降低用户选择的选择和理解成本,帮助用户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让用户专心于内容本身。
现按不同的功能模块进行详述,并尝试提出重设计方案。
「发现」模块
「发现」模块有十个分类,而「文章」中就有八个子分类,甚至最后三个都已经超出屏幕显示范 围。这么多的分类要让用户如何选择?而用户往往是很懒惰的。
「热门」、「七日热门」、「三十日热门」是什么关系?是否可以优化发布机制将三者整合?
「日报」、「市集」、「有奖活动」、「简书出版」这三个标签放到专题里面是不是更合适?
尝试进行重设计如下:
十个分类整合为四个:「热门」、「最新」、「推荐」、「专题」。
「热门」,「七日热门」,「三十日热门」综合为「热门」;「日报」,「市集」,「有奖活动」注入「专题」模块。
推荐的文章和专题根据用户偏好进行精准推荐。
这样的话,之前提到的交互不一致的问题也解决了。
「关注」模块
关注功能最为用户最为核心的需求之一,将其单独提出来做为一个入口是有必要的。至于采用哪种结构来展示,像简书现在的列表模式(提供筛选功能)?或者像发现模块那样的导航条轻扫切换模式(左右滑动来切换分类)?个人很难说清孰优孰劣,最好的办法就是做用户测试。
但是基于简书现在的模式,还是可以提几点建议的:
1. 「简友动态」只显示简友的最新动态,避免显示用户本人的操作动态。当想看看简友最近动态时,发现前面十几条都是自己刚才操作的动态,太干扰了。
2. 「一键查看全部关注更新」的「最新评论」这个功能到底有多大的需求?单单「最新发布」满足不了用户需求吗?来看看用户什么时候会需要用到这个功能:当用户收藏了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章之后,会比较关心后续会有哪些有价值的评论。而不是将所有专题和作者的所有文章的最新评论一股脑展现出来砸给用户,这样会造成信息的极度混乱,增加用户理解成本和筛选成本,并且增加结构冗余度,交互体验变差。
同样的问题也体现在用户的个人界面和某个专题的主页上面,「最新评论」的模块完全就是多余。
解决办法:删除所有的最新评论模块,将用户收藏的文章的最新评论以通知的形式告知用户即可。
「消息」模块
(1)一共五个消息分类,甚至还有一个其他提醒。用户需要挨个点进去查看,再退出来,再点进去,操作较繁琐。
这么多的消息分类,是整个简书的功能和架构决定的。只提供一些自己的想法供讨论:
1. 「请求」和「简信」是否可以融合到一起?将投稿请求以简信的方式通知到用户会不会更有互动效果?
2. 「关注」,「喜欢」和「收藏」是否可以融合到一起?这些信息都是通知给用户就可以了,不需要进一步作出处理,只需浏览。
3. 保留「评论」
3. 增加一个功能:将收藏的文章的最新评论通知到用户。
「我的」模块
这是最混乱的一个模块:
用思维导图画出来看看:
是不是有一种晕眩的感觉?
重新设计了一下:
说明如下:
用户进入「我的」模块,有几个主要的需求:管理个人文章(编辑,发布,投稿);查看自己的收藏;查看自己的关注的最新动态。而「关注」模块是单独提出来做成另外一个入口的,这个需求在这里不是重点。所以「我的」模块只需重点展示出个人文章系统和收藏的文章两个部分;
同时收录喜欢的文章和收藏的文章会不会有太多的重叠?个人觉得「喜欢」更多的是一种互动,而「收藏」是基于价值衡量。就像知乎的「点赞」,并不需要将用户点了赞的问题都收录到个人信息里面来。这里我将「喜欢」做成类似「动态」的功能,显示什么时候用户喜欢了哪篇文章,并将它放在「粉丝」和「关注」同一排的位置,和「我的收藏」区别开来。
把「动态」功能去除,用户自己所有的操作动态最终都体现在用户的个人资料上面,「动态」不过是个人操作的信息流,有多少人会去看它呢?
「私密文章」里,是按照文集(或其他标签)分类的用户私人文章,在用户写文章的时候就鼓励用户将文章分类。如保存的时候提示用户将文章进行分类,直接发布的文章也分类到默认文集下面。如图(13)。这样就不用单独有一个「文集」的分类了,个人觉得,「文集」和「专题」并不是那么异质的两个分类。
综上:
一个以内容为主的APP,如何引导用户创建优质内容,如何让用户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无疑是两个最为核心的需求,所有的设计都要保证这两个核心需求被很好地满足;
很多问题都是相辅相承的,一个层面没做好,可能会影响其他层面,比如很多交互上的问题都是架构上的冗余性造成的。
以上,是我使用简书APP的一些吐槽和意淫,欢迎轻喷,更希望各位高人指点一二,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