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回来的第一天,以长长的会议开始~然后是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各种思路从大脑里蹦出来,直到晚上八点下班,和同事往公交站台走过去,神经一点点松懈,上公交车的时候,已经开始罢工了。20:50到家,想要写下亚里士多德的阅读总结,一片空白,只好作罢。
也许不是脑容量不够,相反是有点超负荷。早上八点到十一点半,一直在学习英语,下午一点半到晚八点,一直在想怎么备课和开课,中午则在听课,相当于12个小时的思考。过去一年,每次上完课回家,我基本不想说话,大概要两小时才缓过劲。我得趁着还没正式进入新学期的作息,好好反省一下,如何做到劳逸结合。
1. 允许工作中的不完美。
教学是不完美的。一节课,我准备了两周,临到上课前一天,还会有新的思路蹦出来。自己现在代课量大且级别跨度大,如果死磕每一个课程,估计会累死,效果也不会好。所以先集中精力完成70%,然后再拿出时间打磨和润色。循序渐进,心态要稳。
2. 阶段性学习和工作后休息。
我会设置一个定时闹钟,一小时后就喝喝水,走走路,闭闭眼,让大脑放空。不然我这头发掉的太可怕,更别说时不时地脑壳疼。
3. 减负
学习也好,工作也好,不可贪多。少就是多,坚持每天都做,才是王道。今早听友邻优课的新闻,覃晔Q说到当代大部分人还没有达到拼智力的时候,先把努力先做好吧。
努力,我是有的,我还缺少一点一个事情的钻研。有一点头绪了,要好好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