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设计
同学们,大家好。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在儒家眼中《诗经》实际上是一部君子养成的重要教材,对于儒家而言,理想人格是成为一个君子,那么怎样的人才算是一个君子?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语十二章》
二、初读文本,感知内容
1.请同学齐声朗读十二则,并找出直接谈论君子的语录。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今天我们说一个人文质彬彬,形容的是一种举止文雅有礼貌的样子,那么在《论语》中什么是“文质彬彬”?
“文”的意思是“文采”,“质”的意思是“质朴”,然后的意思是这样以后,“彬彬”的意思是文质兼备,“文质彬彬”的意思就是富有华彩纹饰的外在美和质朴的内在美之间均衡相配,相得益彰,这样一个人就可以成为朴素而又文雅的君子了。
3.“文”和“质”的搭配,如果失调了会怎么样?找出原文,谈谈你的理解。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野”是粗鄙的意思,“史”是虚浮的意思,意思是过于朴素就会显得粗野,过于追求纹饰,就会显得虚浮。
4.如何理解“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君子的内在质朴本质是仁义,表现出来的是礼仪谦逊和诚信,所以仁义与礼乐的关系就类似于一对质和文的关系。
对于“礼乐,孔子是相当热衷的,近乎于痴迷的。孔子对音乐也一样,仿佛今天人们喜欢听高雅的歌剧一样。但是孔子却清醒的认识到,这些东西也都只是表面的行为而已,真正内核还是仁义的精神,有了这个精神,礼乐制度可以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深入探究
朱熹《集注》引述程子的话说“天下无一物无礼乐”,如同仁义和礼乐是智和文的关系,礼乐与玉帛钟鼓也是类似的关系,孔子注重外在呈现形式背后的实质内容,这一套儒家君子的修养,就不是鼓琴、鼓瑟穿上礼服那么简单,而是心存仁义。《论语·里仁》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仁”与君子是一体的,离开了“仁”,君子就不成其为君子了。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宏”原来是大的意思,这里翻译为“志向远大”,原来是刚毅坚强的意思,这里可以翻译为意志坚定,一个知识分子要志向远大,意志坚强,为什么?后面有解释任就是担子,挑重担,走远路,这个重担就是仁。“不亦什么乎”就是难道不怎么怎么办。“已”,停止,把“仁”作为自己肩上担子来挑,难道不重吗?至死方已,难道不远吗?《论语·里仁》说:“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课文这两则告诉我们,儒家追求仁义大道,是与生命相关联的,这里看到关怀现实的儒家理想主义的一面,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利益,不是儒家知识分子内心主要考量的东西。
《论语·里仁》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是明白的意思,君子懂得道义,而小人则更多关注利益,这里我们可以联系孟子梁惠王上的一段话:“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在这里孟子否定了国家治理中的利益计算,他认为治理国家就是推行仁义,由此可见“仁义”之于孔子和儒家根本意义和重要价值。
6.“仁”是儒家学说中第一重要的概念,那么“仁”的含义究竟是什么?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明,请事斯语矣。”
这段话中的“归”是称颂的意思,这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克制自己约束自己,行动合乎礼仪,就可以称之为仁者了。所为“合乎礼”是不合乎礼的,不看不听,不说不做。当然“仁”还有其他丰富的内涵,仁者也有其他外在的表现。比如《论语》中说:“仁者爱人”。
小结一下:君子重视礼乐,这是一种外显的形式,它可以是一个君子的行为举止,也可以是一个国家的体制;第二,君子心存仁义,这是一种内在的本质,它的内涵包括自我克制,礼乐修养,以及关爱他人等等;第三,孔子的仁义礼乐虽然主要是从修养和伦理而言的,但是也很明显的指向国家治理,可以说是埋下了未来孟子提出仁政学说的伏笔。
四、合作探究
同学们,接下来大家思考一下:剩下的几句话与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养成有怎样的关系?
1.一个内心仁慈的君子,他对己对人态度是怎样的?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段话围绕好学,说了三层含义:第1层,君子安贫乐道,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君子不需要吃得太饱住得太安适,就如《论语公冶长》里写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还有《论语·述而》中所说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第2层,“敏于事而慎于言”,做事快速敏捷,是一个行动派,在《论语·里仁》中有高度相似的语句,子曰:“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看上去言辞笨拙,但这里的,其实就是由于言语谨慎而显得不善言辞。第3层,所谓“就有道而正焉”,意思是,君子好学自信,不断的拿有道之人作为自己的参照来匡正自己,这里的意思,与论语里仁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到比自己有才的人就想着跟他有相同,看到比不上自己的,就通过对方的问题来反省自己。
2.基于这样的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论语·子罕》篇说的:“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这句话是打比方,但是却没有上下文,所以具体所指究竟是什么?
这句话可以有两种理解,第1种是比如登山,只差了一筐土了,需要停止,我就停止譬如平整土地,虽然才倾倒了一筐土,如果应该继续干下去,我就继续干下去,这样理解的话意思就是决定一件事情,是否需要做下去,需要一些规矩原则来约束,比方说,在道义上允许,就干下去,不允许就马上停下来。第2种是,即使只剩下最后一筐土,结果停下来了,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是由于我们自己所做的决定,平整土地,虽然才倒了一筐土,前面还有大量的活,但是要继续看下去也取决于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作出决定干下去的。这里强调了一个人自己的责任,从这个角度理解的话,我们就可以懂得什么是《论语颜渊》篇中所说的“为仁由己”的道理了,儒家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自我负责而不是推卸责任的人。正统的儒者强调自我负责,属于严于律己那一类人,他们不会轻易的放过自己,对己严格,对人、社会宽容。
3.《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自己做的解释:“不要把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强加给别人”。
关于这个“恕”,这里存在两个问题值得研讨:第一,是不是为了不被记恨,就可以无原则的宽容的?
事实当然并非如此,《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德报怨”的说法,一个出处是《老子》第63章“抱怨以德”,说的是用柔性的手法回应别人的怨恨,但是儒家讲究原则底线,对于怨恨自己的人采取的正确态度是正直不屈。
第二,如果是自己所喜欢的,那么是不是完全可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去施加于他人身上?关于这个问题孔子和子贡有过一番讨论:《论语公冶长》记载:“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意思是我不想人家强迫我做事,我也不想强迫别人。尊重别人属于人类的范畴,自己不乐意做的事情,别人也不会接受,属于宽容的范畴,有一定区别,在孔子和理学家程颐眼中甚至有高下之别,宽恕,子贡可以做得到,但是“仁”就达不到了,看样子“仁”和“恕”还是有一定境界上的差异。
五、课堂小结
小结一下,从中可以看到,儒家在如何处理人物关系上,做了很多有深度的思考和探究:一个人要有较高的自我要求,要敢担当能行动,对思想和知识的追求要有迫切的需要就是所谓的好学,但对于物质条件,则并不加以苛求,安于清贫;对于他人也保持尊重和包容。《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有智慧的人不困惑,仁爱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这个君子的三不境界,在《论语》中多次出现。因为不惑不忧不惧,所以君子坦荡荡。
回到我们这节课的开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句话,不惑不忧不惧是一个拥有良好修养的君子的内心修为,也是外在的表现,类似于所谓的“文”,而且内在就是“仁”“勇”等根本的君子品格。
到此为止,我们用了两节课的时间,通过《十二章》的初步解读,了解了论语这部书和孔子的思想。选入课文的这《十二章》表面上没有严谨的逻辑关联,其实整部《论语》也是如此。所以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论语的读法。课文当中有个成语叫“一以贯之”,我们要找到整部论语贯穿始终的思想内核:仁义。要明白孔子教授弟子的目的,养成君子服务国家,由这个认识一部《论语》,就不容易读偏了。
六、课后作业:
君子人格和君子文化是古典传统文化范畴的概念,在当代社会他们是否还具有现实的意义和价值,值得我们深思,请以现代公民与君子人格为话题写一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