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从小便开始寻找。虽然大人们老师们教导着好好读书,就可以有个好成绩,然后有个好大学,就能有个好工作。所以建立了这样的等式关系:好好读书=好工作。虽然不能完全信服这个公式,但我还是好好读了,虽然没有用尽所有的力量,但也貌似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努力感动了身边的人,嗯,对于感动自己这回事,必须诚实的说,没有。我是努力了,但是也清楚的知道想摆脱的是考试的枷锁,否则也不会在最后一门英语科目考试中,听力结束,给自己的加油语是:再坚持一会,以后你再也不用刷这些题了。虽然到了大学还是要过四六级,还是有一大堆的功课,但我似乎是走一步算一步的人,牢记读书的终点是:高考。
确实读书的终点是高考,但这可能是应试读书的终点吧。对于像我这样和我有类似这样性格特点的人,如果一开始不说一个终点,可能就会松懈,本就不擅长马拉松跑步,还不知道终点在哪,更是动也不会动了。所以,在一定压力下我坚持完成应试读书。大学和工作时也是为了某种形式的需要而读书,不过也算是给自己摸索出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脉路,从中获取了点专业术语,不过也被自己以忙碌为理由浅尝辄止了。
一定的反思能力让我意识到我读书的速度,有点慢,读书的面有点窄,总之读书的效率不高。一些读书的方法论看到开篇,我便会直接翻到结局,因为总是在告诉我读书的重要性,但没有告诉我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逻辑在我还这里似乎是脱节的,重要难道就要去读吗?大众认为的理由作用说明读书重要,然,这些理由似乎无法说服我。或许是我不明白这其中的重要性,又或许我在为自己的懒惰找个逃避的理由,毕竟每天自己和自己辩论为什么要读书,也就一天天过去了。
为什么要读书?有一天我翻到这样一句话的时候,彻底闭上了嘴巴。
不得不说,这个回答说服了我,正如其他回答说服了别人一样。那天躺在床上看书,翻到这里,好吧,震惊,石化,恍然大悟,醍醐灌顶……有多少夸张的词语来形容不重要。重要的是,从那以后,看书的频率高了,看书的时间也就了,带着思考阅读的力量也越来越重。有时候背着包,站在书店里看到有趣的书,一下被吸引也就这样站过去一个小时。
最近看到一句话:学习是一种基于成熟的行为。我突然感觉有点幸运,在我还很幼稚的时候虽然不懂读书意义,但是应试读书让我掌握了一些基础知识,如字词句,没有让我完全放弃读书,等我成熟了,虽然不是在花开一样青春少年时期,但是深藏于心的希望之花突然绽放,有时候读着读着,真的能够感受到读书带来的力量,似乎从心底里生长出一个太阳,照亮了心。
为什么要读书?不知道别人的回答是什么。对于我,这个若有似无的答案,却让我习惯并坚持下去,而且极其肯定其意义和价值。有书,似乎就心里暖暖的。原来有时候答案没那么重要,心觉得舒服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