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款游戏
它是一款独立游戏,整个团队就几个人。
它画面简单的像是90年代初期的RPG,时髦的话说叫“像素风”。
它体积就70多兆,估计里面都是音轨。
它没有战斗,没有全程语音,甚至留给玩家可操作的就是控制移动和点击。
它整个流程也就三四个小时,没有支线,没有分支,没有选择。
就是这样一款游戏,2011年获得了Gamespot最佳游戏奖,要知道那一年它的竞争对手有《传送门2》《凯瑟琳》等知名大作……
这款游戏叫做《去月球 To The Moon》
其实它与其叫做游戏,不如叫作互动视觉小说。这款游戏能够获得大多数人的青睐,基本上就靠两样:1。剧情;2。音乐。
玩家操作的是一家虚构的名为SIGMUND的公司两名员工,来到一个荒无人烟的郊外别墅,为一位弥留之际的老人实现它的一个愿望——“去月球”。这家公司拥有先进的“火星”科技,能够读取人的记忆并修改它。作为主角的两名员工进入到老人的记忆,回溯式的探索他从老年到儿童的人生轨迹,找到老人要去月球的原因并实现他的愿望。看似简单的愿望,却牵扯到这位老人和他的爱人贯穿一生的一句承诺,以及一个家庭的一个悲剧。
可以说游戏的剧情非常的优秀,尽管画面表现力非常一般,就靠像素级别的人物以及基本的文字对话,就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人一生的种种点滴。相信很多泪点低的玩家玩的过程中是要哭的一塌糊涂的。而游戏本身的立意并不局限在这位老人感人的一生,而或多或少了探讨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SIGMUND公司这种对记忆的篡改以实现人临死之前最后愿望的做法,其牵扯到的道德和哲学问题,值得很多人深思。让人不禁想到了之前的一部著名科幻电影《盗梦空间》。你的梦境(记忆)如果过于真实,你是愿意生活在梦境中,还是想要回到现实,到底哪个是梦境哪个是现实……
配合优秀剧情的就是它的优秀音乐,无论是那首《For River》还是《Everything's Alright》,钢琴的伴奏如同流水一般流过每个玩家的心头。其实无论剧情还是音乐,多说无益,只能自己去体会其精妙。
不过,作为一个游戏,其本身很多地方表现是不合格的。操作及其蹩脚。角色的移动速度和物品的相应也是让人郁闷的很。强力的剧本和音乐背后,其实也让玩家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这种游戏还能叫游戏么?
其实,如果说3A大作是一顿饭的超级主菜,那么《去月球》这种游戏就像是餐间精美的小点。虽然吃到肚里并不会有饱腹的感觉,但是回味悠长,值得反复品味。没有玩过的玩家千万不要错过这款作品,哪怕它看上去表面上挺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