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儿,一大哥在微信上絮絮叨叨的和我诉说和儿子的矛盾。一体面的大律师,面对孩子教育问题,那种挫败感几乎从手机屏幕里跳跃而出。
看了几遍他所叙述的,坦然说,作为一个旁观者,我觉得小题大做了。起因简单,十几岁的孩子发育期加叛逆期,不爱吃继母做的饭菜,偷偷点了外卖,还“狡猾”的安排外卖小哥放在门外,趁着父母不注意,偷拿进来吃掉。然而,继母发现一切,告了父亲。父亲继而认为孩子不够约束自己,馋,懒,还外带撒谎,盛怒之下,动手打了孩子。然后,做父亲的,也很心痛。
这位大哥年过不惑,事业有成,只是婚姻不顺。看他这样,突然很心疼孩子。是的,我心疼了那个“又懒又馋还撒谎”的孩子。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心境,才总这样的方式打发自己的馋虫。
我和大哥说,适当示弱,和孩子好好道歉,让孩子把心里话说出来。大哥应了。晚上很晚,大哥又带着挫败感倾诉沟通貌似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继而说了一下调查结果,我突然激动了,努力的替孩子争气:
麻烦你不要再说他又馋又懒,他是男孩子,以后要顶天立地,独当一面,你不给他自信谁给他自信?
请你相信孩子的话,他不爱吃继母做的饭是真的,你为什么要求一个十四岁的孩子理智的让自己健康饮食,合理搭配?
为什么不考虑孩子撒谎的源头,而要那么理智的去寻找证据,证明真相是什么?你知道了真相,可没有给孩子爱啊。
终于,我也无力劝了,无奈了说了几句“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我不是一个好的劝人者,很难去改变一个大家长固有的“权威”,我反思了自己做妈妈的角色,发现,做父母这个角色,给予我们太多权利。
我们要求孩子礼貌待人,彬彬有礼。
我们要求孩子认真学习,书写工整。
我们要求孩子自立自强,懂得坚持。
我们要求孩子自我管理,每天进步。
……你看,我们手里的孩子成了一个完美的人。
可是,我们自己呢?我们只是凡夫俗子,我们拥有七情六欲,外带惰性,拖延症,各种失落,负面情绪,却不允许孩子犯错。
这个社会信息发达,每每爆出各色优秀的孩子,我们便忍不住希望自己的孩子也优秀。然而,我们内心也知道,我们不够优秀,我们的孩子也不会多优秀。为什么不接受这个现实呢?很残忍,很真实,只是很多人不肯接受。
我们每个人都要接受自己的平凡,成为父母以后,我们就要接受,孩子也终将成为平凡的人。那么,凡人为什么不可以犯错?
成为父母的我们,首先要审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懂得成长进步。然后,也要明白,孩子也需要成长进步的空间。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还有成长的空间,陪孩子长大,这才是父母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