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个月对我来说值得纪念,因为在短短20多天时间里,我接连有了两次自我突破,一个是沙漠徒步,另一个是读书障碍。
沙漠徒步的机会来得极其突然,赛事定在4月17-21号,朋友因故不能前往,为了帮助想要回归职场的我多结识人脉,她在出发前5天把机会送给了我。
说实话,我对沙漠的所有想象全都局限在三毛的撒哈拉小说里。平时懒到从不走路的我,突然间要去挑战四天75公里的沙漠徒步,不怵是不可能的。朋友则轻描淡写地说,不想走可以上救援车。
我在最短时间内做了最充足的准备,从装备,到零食,化妆品,药品(我有哮喘),户外常识,当然最重要是心态。我有好奇心,也信任20多年前读高中时的还算不错的身体底子。我当然不会上救援车,想都不用想。
结果就是,除了第一天身体到达了极限之外,后三天我越走越轻松。赛事结束之后,我自认为再走75公里也不在话下!
此行最大的收获我当时总结了两点,一个是强烈的自我认同,认识了不一样的自己,狭窄的内心世界突然间广阔无比,勇气信心爆棚。另一个就是战友情谊,大漠归来皆兄弟!
令我没想到的是,回来后变化依然在持续。这次勇敢挑战舒适圈的结果,是能力圈突然扩展很多,不仅在体力上有所反映,骑车几十公里不知疲惫,心态也起了巨大变化,变得乐观坚定。工作既然暂时没定下来,我在五一前的某天突然做了个决定——闲暇时去泡图书馆。
我通过百度搜到了本市最好的图书大厦,一进去就被吸引了,环境又好书又多,我如同小女孩突然摸进了童话王国。
我不是读书爱好者。事实上,我一直在为不会读书而烦恼。这一年来,我的自我改变之路走得如此艰辛,很大原因就是因为不会读书,理解能力弱。
记得那天,我惊喜地在图书馆三楼发现了咖啡馆,空气馨香,音乐流淌,沙发舒适,午后的阳光穿过硕大的玻璃窗温柔地铺洒在桌面上……这就是梦想中读书的地方呀!我欣喜若狂开始了自由的新生活。
五一假期前接连五天,我都按时按点去书店打卡报道,点一杯饮料,随手拿几本书放身边,可惜看一会就会发困,于是就看了睡,睡醒接着看,如此往复,从上午到晚上,倒也安心自在。从那时起我还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都会在晚上8点左右,披星戴月,骑共享单车从南到北穿越城市回家。
由于不知道怎么选择书,我请教了好几个朋友。大家一致的观点是先找自己喜欢的,养成兴趣后再扩展。于是我干脆不设限,只管由着性子翻看,人物传记,游记,中外小说,畅销书,企业管理等等,不喜欢就换,看总比不看强,反正资源无限。不知是沙漠陶冶了情操,还是咖啡馆氛围太好,我很快有惊喜发现:能静心了,理解力也增强了!
五一假期后回到郑州,图书馆已经成了朝思暮想魂萦梦牵之地。随着读书兴趣越来越浓,我发现节后最大的变化是看书不再犯困了。又过几天之后出现了里程碑事件,5月9号我竟然看了6本书,那三天的阅读量是14本。
这是个特殊的日子,我再次感受到了成功挑战极限的巨大喜悦。为了缓解内心的激动,我在骑行路上不停环视城市夜景和前方的车流,内心充满了自信和坚定,还有满满的幸福感。按照王石的说法,幸福就是突破了难关之后的那种感受,这个难关,你曾经以为无法攻克。大意如此。
由于这几天依然没有上班,我基本维持了日均4本的水平。这三天的突破,在于在书籍上已经有所选择。比如前几天,我看到群里两位大咖在讨论古罗马,加上看过的两本书中都曾提到压力山大图书馆,于是就专门找了《埃及艳后》来读。读完后感觉荡气回肠,突然对欧洲史起了兴趣,于是再找来相关书籍看,不仅兴趣盎然,还渐渐理出了历史框架,收获满满。
啰嗦许久,只是想做个记录,懒散多年的我这几天渐渐有所感觉,书籍不仅陪伴我度过了这段孤独时光,为我打开世界,带我走出迷雾,还在不知不觉中支撑并丰富了我的内心,给我注入了积极的能量,让我更加有勇气去成为心中的自己。这真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也期待未来路上总有勇气和书香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