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字的发展过程
古代文字的主要功能是方便对别人的奴役
前提
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口大量聚集,剩余粮食大量聚集,产生了可以不进行体力劳动的行政阶级,管理者由于是脑力劳动者,必然成为了第一批贵族阶级,为了方便沟通管理传播,诞生了文字。
语言的特点
词是由多种音节组成的,音节在不同词中反复出现。这个是创造策略1和3的前提,中国人因此创造了汉语拼音。
传播
独立文字发明困难,在现有基础上修改更容易,该板块的首个农业文明具有首发优势
创造策略
字母表,字母组合代表音节
语标,一个符号代表一个词
一个符号代表一个音节
苏美尔文字
不表音图形
同音词使用一个图形,无声符号区分
图形书写抽象词
同音图形组合成为长词,believe=bee+leaf
相同的图形表达相关词,语音表达符号区分
玛雅文字
语标
抽象词用同音词图像表示
音节符号来自对应事物的图像
传播形式
蓝图复制
思想传播,重新创造细节
字母的发展
始祖:闪族字母
-
来源:埃及象形文字
- 复杂如苏美尔文字,但包含全部辅音的24符号
-
改革
规定符号只能代表单辅音
固定顺序排列字母,每个字母起名代表有意义的事物,字母名第一个字母代表该字母读音,字母符号来自对应事物的图形
规定元音,用固定字母表达元音
-
历程
闪族人借鉴了埃及文字,只保留了辅音符号
因为没有元音,所以使用用其他方式表达元音
希腊人字母来自闪族,但部分字母在希腊语中不发音,用了其中五个表达原因
其他辅音或音节由规定的字母组合表达
二、国家的形成
粮食生产时人口多寡和社会复杂度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历程
族群
-
部落
- 在此之间,统治阶级开始产生
酋长聚集地
国家
原因
亚里士多德:国家是人类的自然形态
卢梭:国家是按照一种社会契约来组成的,是人们在计算自身利益时做出的理性决定
现代观点:大规模灌溉系统需要集中统一的行政系统维护
本书观点:人口的多寡决定了组织结构,人口与粮食生产相互促进社会得以不断发展
个人对历史的影响
两种极端观点,应该相互统一
托马斯·卡莱尔:世界的历史就是人在这个世界所取得的成就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在这个世界上活动的伟人的历史
俾斯麦:政治家的任务就是倾听上帝在历史上走过的脚步声,并且当他在身旁经过时努力抓住他的上衣后下摆,跟他一起前进
三、文化发展差异性的由来
初始的地理环境位置决定了当地文明的发展速度与加速度,最后导致了文明发展的巨大差异
决定因素
-
人类的到达时间
- 走出非洲→到达中东→到达近东→到达东亚与西欧→到达美洲
-
当地的气候环境
是否适合农作物生长
降雨量,是否能够保持长时间发展
-
当地可驯化的动植物种类
史前动物灭绝情况,越晚到达的大陆越容易灭绝
大陆的面积,也就是大陆的动植物总量
潜在可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种类
-
与其他文明沟通的难易度
- 大陆的轴线,横向由于气候相近利于农业传播
-
统一与分裂的程度
- 大陆内部环境,是否有天然障碍
技术发展
技术的发展是长期积累的,而不是靠孤立的英雄行为;技术在发明出来后大部分都得到了使用,而不是发明出来去满足某种预见到的需要。
当地发明与借用技术的相对重要性,主要决定于两个因素:发明某个技术的容易程度以及某个社会与其他社会的接近程度。
过程
以狩猎采集为主的人类到达,狩猎当地大型哺乳动物
找到适合农作物培养并定居(独立驯化或传播获得) → 第一轮人口增长
驯化合适的大型牲畜(独立驯化或传播获得) → 第二轮人口增长,轮子的发明,农业革命,来自牲畜的疾病开始蔓延
人口增加的同时开拓了发明与创造力,文字开始出现并传播,形成了新的组织体系,宗教开始兴起
当地资源若被耗尽,文明就会开始不断迁移、毁灭、融合与发展(欧洲文明不断西迁)
欧洲文明由于中东环节恶化不断传播西迁,分裂的地理(降雨农业)造就分裂的国家
中国的两河流域(灌溉农业)早早造就了大一统的帝国,发展中心由于环境问题也开始南迁直到长江流域
澳洲、非洲、美洲由于人类到达时间晚,可驯化动植物种类稀少,地理不利于文明传播与交流,发展缓慢
欧洲适当的分裂环境导致了国家间激烈的竞争与战争,科技开始发展与进步
中国统一的环境造成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与孤立状态,缺乏竞争的环境导致政治的错误抑制了科技的进步
四、影响与思考
印度文明发展?
对现代国家的意义?
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意义?
对人类未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