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相信且只相信眼见为实,又,对未来的判断需要科学,需要逻辑,而相比所见即所感,靠推理与判断则似乎难度要大很多,所以,你更倾向于活在当下。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历无数次选择,而这些选择的标准则是无一例外的基于活在当下。你看到了,听到了,触摸到了,感受到了,自然而然就选择了那条清晰的路。
记忆中,在我11岁的时候,来到了人生第一个转折点。那是2001年,我即将小学毕业,当时有两个选择摆在我面前,一是选择在乡镇上的初中读书,因为我小学就在乡镇,所以这算是一种自然而然,无压力式的直升;二是选择去到县城的初中读书,不过有个前提,需要交一笔以当时的物价来看,价格不菲的借读费(3000元),成绩不够钱来凑,在我身上提现的淋漓尽致。表面看来,选择后者绝对是明智之举,因为,县城的初中师资会更为完善,教学会更为优异。然而,在当时,那个眼界的我,那个心胸的我,对于这些根本就是视而不见的,甚至连想都没想过的。事实上,我只看到了当时小学毕业班的几个小伙伴的选择,由于成绩优异,他们理所当然的去了县城,且不需要交3000元的借读费,而我仅仅只是难忘与他们一起在河里捞鱼摸虾的岁月,在路上嬉戏打闹的日子。由此,在我一再请求下,爸爸拿了高昂的借读费,就这样,我就稀里糊涂的去了县城。迷迷瞪瞪的混了三年后,临毕业时,我拿着两三百分的中考成绩,被爸妈一顿嘲笑,后来,好像一夜回到解放前般的,老老实实的回到乡镇的初中,复读一年。
现在回想,相比我来说,我那群小伙伴肯定是更有头脑的吧,也许他们考虑的更为长远吧,当然,不需要借读费可能也才是核心原因。但不管怎样,我看到了他们的成绩,也感受到了他们的情意,进而只想单纯的追随。
60年前,1941年,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同样有一个小男孩,同样也是11岁,也恰逢人生的转折点,他的名字叫沃伦·巴菲特,那一年,他做出了人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选择,买进了人生第一支股票,从此,股神序章娓娓展开。
这天,11岁的沃伦走进了本森图书馆,一本书在书架上向他招手,银色的封皮闪烁着光泽,如同一堆钱币,暗示着其内容的价值所在。沃伦打开这本书——《赚1000美元的1000招》,书中“复利”的想法深深触动了沃伦,,这很关键。这本书告诉他,,他可以挣1000美元。如果以1000美元起家,每年增长10%:5年内,1000美元会变成1600美元;10年内,会变成2600美元;25年内,将超过10800美元。
当固定增长率逐年变大的时候,数字会发生爆炸性增长,这就是一笔小钱如何变成一大笔财富的途径。沃伦可以清晰地构想这些钱的复利未来,正如他把雪球滚过草地而让雪球变大的道理一样。沃伦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时间,复利把现在嫁给了未来,如果若干年后,1美元变成了10美元,那在他的脑子里,这两个数字之间没有任何区别。
坐在朋友斯图·埃里克森家的台阶上,沃伦宣布自己在35岁的时候将会是一名百万富翁。
11岁的沃伦凭借逻辑推理,科学论证,进而做出判断,得出自己24年后的财富水平,很明显,他是活在未来的人。不仅如此,24年后,沃伦的资产早已大大突破了百万。
11岁的我呢?除了看、听与感受,其他几乎一无是处,我怎么也想不到,甚至我根本就没有那想的念头——我咋就莫名其妙的一步一步的退回了原地了呢?
活在过去是不可能的,因为,时间一去不复返,即便你是一个极其怀旧的人,人们也常常会说,“你总不能老是活在回忆里吧。”
活在未来似乎也很困难,像沃伦这种人中龙凤,这世间又有几人呢?那活在当下可能依然是最优选择,现实情况生活中的大多数人也的确如此。
可是,有些东西就像是深藏你内心的一颗火苗,它曾经是炽热的,现在同样也并未燃烧殆尽,你总还是渴望不与大多人为伍,渴望超越,渴望成为那芸芸众生的佼佼者,所以,你好像没得选择,你必须或者未来,且也只能活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