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一个社群,有人问,“猫叔的年终分享说:时间就是我的命,又说,我们要利他,可是,利他很花时间呀,不是在浪费生命么?”
林老师引了V先生的话回答
我的回答是
1.要去整体看猫叔的讲话逻辑,而不是抓出来一条,两条,看似悖论。他讲“时间就是我的命”,他也讲“给自己的时间定价”,他还讲“要有自己的智囊团, 要在专业领域深耕,才能更好的节省时间”...猫叔的年度分享,很多人听,我们在社群的更知道他有些毫无保留的干货,都是来自于在社群的实践。但是,听分享的十几万人,真正去践行的甚至只是去试一试的比例,我想,不会特别高。
2.利他,这个过程会占用时间。比如我回你这条信息,是不是就是浪费了我的时间和生命?但是我觉得参与讨论的前提是我对这个社群的认可,我并不是所有群,所有人的问题都去关注。我们最终是不是有利己?:首先,这个问题值得思考和回答;其次,在这里,我之前做海报,利他吧,但是我得到了虹宇的指导,我的技能和认识都有提升;再次,林老师的精力管理分享,多多的分享,利他吧,先不说他们自己的收获,如果我是相关人,看到他的内容,会优先考虑会不会有合作。。。所以我们要自己想清楚,利他的归趋是利己,但是做事的时候,或者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千万不要首先想到利己;否则是做不下去的。而且,利他不能一刀切,你天天只想利他,别人有事就找你,你放下自己的手头的工作就去“利他”,那是主次不分,舍本逐末。
3.做事之前考虑清楚,猫叔说时间就是命,他很珍惜,所以不会随意什么人约都去见;但是因为利他,他的年度分享都是免费。可是,即便免费,他也分享了实实在在的干货;如果你能够按照其中的某几条认真践行,一定会有收获。但是,一定不能仅仅满足于干货,虽然“不去做,然并卵”这句话,我们常说;但是只有自己在实践中真正领悟了,才会发现,为何这些“大道至简”。。。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看到的另一个现象,吴晓波有句名言“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有人听了之后大肆批评,说这个毒鸡汤,劝解世人不再好好工作;于是上升为对知识大咖甚至知识付费的攻击。
但是看看吴晓波的原文
所有的青春都是在为中年做准备。我今天讲这样的话,年轻的你未必会同意,但我经历过的事实正是如此,在这个中年的午后,你能够安心坐在有春光的草坪上喝一杯上好的龙井茶,你有足够的心境和学识读一本稍稍枯燥的书,有朋友愿意花时间陪你聊天,你可以把时间浪费在看戏、登山、旅游等诸多“无用”的美好事物上,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有“成本”的,而它们的投资期无一不是在你的青春阶段。
——喝下午茶,对自己的长相负责,西装革履,卑微而平静地活着。
读到这里,你会作何感想?
我想到的是,昨日下单了一本图文日历,准备送给朋友。可是我看买家的朋友圈有人因为不满意退货;而我依旧买了。因为我看过样本,符合我的审美。
有些群里的人满身戾气,别人说一个观点,与他的主张不符,就开始人身攻击,骂群主、骂不支持他人。甚至说某某是某某骗局。
可是,有的人,付费买课,不去听;讨论不参与,总以为自己高人一等;等过段时间又来指责没有帮助自己完成逆袭。对此,我只觉得无言以对。
但是与之对应的另一个极端是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也不会思考,常常断章起义。听到一个新名词,就佩服得五体投地,好高大上!哇……
参与过知识付费的人大部分都承认付费的好处,但是我要说的是,付费的未必值得,免费的未必廉价。读到这里的人,可以自己梳理一下自己的付费所得。再比如得到的“知识内参”和剽悍一只猫的年终分享都是免费;关键是你真的听了吗?实践了吗?
知识是否有用的标准绝对不是是不是付费!当然,越贵的东西,可能对应高价值,也或许是嚼头,更需要会甄别的眼睛。
有的人通过知识付费,趁着学习的那股劲,打通任督二脉,工作加薪升职,生活也越顺。。。反之,我认识的另一个人,大学毕业生,早早加入知识付费,好像很前卫;天天沉迷各种付费平台,朋友圈晒的都是某某领导力课堂、某大咖见面、某私享会......可是他的同事却跟我说,他办事总是不靠谱,公司让他组织一个活动,却搞砸了;做个数据分析又出错。他总想成为合伙人,却显得过于急躁。
如果手上的事都做不好,别人凭什么相信你可以跨界和斜杠?
进取是很好的,年轻人有冲劲也不错。但是我们的精力总是有限,借用吴晓波的话“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我们可以把生命浪费在重要的值得的事情上。如果还没找到,那就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