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欣,两岁男孩妈咪,正面管教家长讲师,青岛37度妈咪创始人。
继上篇,本文继续分享
点击2017春节启示录(一)
春节期间,不管是对大人和孩子都有挑战,重要的在于,把每一个挑战当作是成长的机会。
启示三:手机和电视
这个话题想必会让很多父母头疼,其实我们也一样。
节前在我们自己家,每天睡前两集maisy时间,平时拿起手机,会帮他定个5分钟的闹钟,时间到了拖延是一定的,但慢慢养成习惯,主动放下的次数多了起来。
看过有的理念说,要相信孩子内在的力量,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可能看上几天几夜,最后一定会回到对自己最好的状态上来。无意挑战,但坦白讲,我肯定过不了自己那一关,还是采用“给孩子适度看和玩的自由,并一步步让他清楚界限”的方式。
春节期间肯定不可能和平时一样,偶尔跟着姥爷看电视,动物世界之类的,倒也无妨。
很多情况下,孩子感觉不到满足,是因为被大人控制,大人决定看什么,看多久。
我会给儿子不厌其烦的讲“吃饭时间不能看电视,让姥爷关掉”之类的话。他会模仿,自己对姥爷说关掉,姥爷大部分时间会配合,有时候看新闻拒绝他感受一下被拒绝也无妨,总之不要太在意。
再就是让他自己定闹钟,帮他设置好,让他点击开始,发现很多次他都会主动放下,虽然还是不舍,反复,但这是个好的开始,让孩子有一些掌控感。
以上的情况属于比较乐观的,事实是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要机智多了,他会去找姥姥看,姥姥不给找舅舅,舅舅被妈妈拦住了找舅妈,这次回家还跟舅舅看起了托马斯,我虽然心里着急,但也清楚,这事得接纳,现状就是这样,回到自己家再慢慢调整。
回到青岛,我知道日常惯例需要重新调整了,托马斯中文版肯定得看了(英文难度太大不适合),以前的maisy是英文的,当爹妈的还是不死心英文输入,于是决定增加视频时间,但需要好好规划一下。
查了资料说,2-3岁的孩子每天不超过半小时就好,我们也不可能永远让孩子脱离电子产品,于是放开一些,花时间跟儿子“讨论”了每天的手机视频时间。两集maisy,一集托马斯,两个5分钟的自由玩手机时间(其实他就是在照片、我拍的视频以及听音频的app里面来回翻转)。
在做这个日程表的过程中,我感受到自己的控制,总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其实2岁多的孩子可能还不是很明白这个日程表的制作过程,但是拿一个成品的日程管理表放在那里,当他提要求的时候一起看表里说的什么,到了做什么事情的时间,他没有提要求的时候我们也会告诉他,托马斯时间到了,这样久而久之,他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日常惯例表这个工具来自正面管教,重点在于让孩子参与,用照片和图画表示。我们制作的过程中,就是以吃饭时间作为划分,儿子虽然不能完全理解,但是看到我画的火车,就知道是托马斯时间到了。
对于2岁以前的宝宝,日常惯例表还完全理解不了,但是作息和秩序的输入却非常有用,这是惯例表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主要作用于大人,但坚持下去不知不觉就能帮助孩子建立内在秩序,偶有打破,也能在回到原来的环境中很快恢复过来。
当然,解决手机问题的根源,还是要帮孩子安排丰富多采的活动,手工啊,涂鸦啊,读书,户外活动,多一些陪伴,这样孩子就没有时间去考虑手机问题了。
点击了解后续进展嗨!你家孩子爱玩手机吗?
下面就聊聊作息和习惯问题。
启示四:睡眠作息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做这个公众号最早,就是为了记录儿子的睡眠,我曾经在培养儿子的睡眠作息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现在虽然睡得比较晚,但是作息非常规律,而且这个作息到哪都不会改变。我们大人的活动也会根据儿子的作息来。
所以即使春节期间,我们在儿子的作息上面也没有耗费太多精力,虽然玩的兴奋到了午睡时间会拖延,一会找奶奶,一会找姥爷,一会找哥哥,但是我和爸爸非常坚持,我们睡自己的,也不用太多废话,他哭一会反抗一会发现无效也就睡了。
启示五:读书习惯
关于这一点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分享家庭硬环境对读书习惯的影响,《家庭“硬环境”对孩子阅读的影响》初衷也是因为十一在家待的时间太久慢慢把读书这件事给忘记了,但是回到自己家,有了这个环境,很快就能恢复。
这里多说一句,我观察到,其实很多次,儿子在和老人一起玩的时候,差不多到了睡前读书的时间,还是会抱着书去找老人读的,但老人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度不足,或者怕给孩子读错了而拒绝,还是会有一些影响。孩子还没跟老人玩够的情况下,因为贪恋玩耍,就自动把读书这件事删除了。
这样说并不是去谴责老人,我以前也曾犯过错误,试图让老人适应我们的节奏给孩子读书,也曾想过买一些传统故事让老人来读,但那样可能会造成冲突或者紧张气氛,反而得不偿失,从我们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入手去强化孩子的阅读习惯,相信短期的变化不会影响大的方向。
主要是父母的影响。
启示六:陪伴
我回到父母身边,自动给自己放假,一方面不想太多参与孩子和老人的互动,另一方面也趁着老人陪孩子玩自己看看书或者放空一下。
大部分时间,儿子是跟老人玩儿上一会儿,再到我的房间过来看看我,有时候看到我在看书,墨迹一会就走了,如果看到我在玩手机,就自己脱了鞋上床要求玩手机,玩一会之后又走了。
有时候玩的起兴,可能两个小时都不会过来找妈妈,听到那边祖孙哈哈大笑着,看起来互动的很不错,我也乐得清闲。
但是有一次,我发现儿子过上一小会就来找我,很频繁,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后来稍微关注了一下,发现爸爸和奶奶在隔壁房间聊天,看样子没有人陪着他玩,于是觉得无聊,就过来找我了。
这件事情让我触动很大,又一次想到“身心临在”这个词。其实我和儿子平时在家里,也是经常想着自己的事情,儿子不让我看书,不让我玩手机,为了自我调整,还教儿子学会了说“妈妈不要玩手机(看书),陪cancan,”这句话来提醒我,但自己真的是没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到儿子的失落。
就算是什么也不做,孩子也希望你全身心的陪伴他。所以新的一年,我要把自己的作息做些调整一下,在陪儿子玩的时候做到身心临在,不要让他有那么多的失落感。
启示七:玩伴
其实,每次从老家回来,都看得出儿子会失落好几天,他还是喜欢家里人多热闹的场景,每次问他要跟妈妈走还是留下,他都会说留下,但最后舍不得爸爸妈妈还是一起回来。
我和爸爸因为这样回来之后就想着给儿子多找一些玩伴,平时大家相约串门玩耍,培养感情。其实两岁多的小孩子真的需要相对固定的玩伴,来培养社交安全感和满足社交需要。
在家里跟小表哥玩的也相当好,虽然相差5岁,但在舅舅舅妈的参与下很多游戏都玩的起来。那种兴奋的状态是在自己家里没有的。
不得不面对一个二胎的话题,家里大部分同龄的亲友都有了二孩,我们也探讨了两个孩子众多的好处,陪伴,交流,成长,互动,太多的好处了。
但随着自己的成长,也慢慢了解了自己的需要,任何选择和决定都需要理性,没有绝对的对和错,适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新的一年,愿所有的美好都能如期而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