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过年和父母看电影总是一个需要“学问”的选择过程。看到熟悉的喜剧班底我首选了《你好,李焕英》,光看演员阵容,先入为主的确容易以为这大概率是一部爆米花类的电影。但这次选择反而成了我与母亲透过电影得到的一次心灵的交流。
一、我们平庸,却不想让父母因为我们而黯淡无光
于我,这部电影的第一个泪点是以主人公为视角叙述自己平庸甚至差劲的成长过程。成长道路上大多数时间我都在自我怀疑,父母的笑容对于我来说是最大的褒奖,一件事发生后下意识总要看一眼他们的反应,心里的石头才能落地。我太能懂得那种想得到亲人认可的感受了,当事与愿违,多年之后每每想起,那种后悔与对自己的失望如同冬日最寒冷的一股山泉水从上至下徐徐流淌。贾晓玲回到过去一直想让母亲开心一点,更开心一点。镜头中或年轻或苍老的李焕英绽开笑容时,光影、笑声、嘴角的弧度......这一切仿佛都是使时间变缓凝固的元素。
二、真挚的感情源自真实的你我
观众被打动的瞬间是看似简单却会被触动的真情。亲情是我们来到人世间最先触碰到的炽热。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被影片的一句台词触动“从我记事起,母亲就是中年妇女的样子”。我们的父母大多数时候都是严厉、无趣的,他们不“潮”更不会欣赏我们的“潮”。但父母也有年少的时候、明艳动人的时候、不顾一切追梦的时候。女儿穿越到母亲的时代,黑白的画面被丝丝缕缕浸染成彩色,是贾晓玲进入母亲世界的过程,也是对年少母亲认知从听说的支离片段到拼凑完整的过程。"妈妈"二字是伴随我们多半人生的问题解决方案。我们年少时一直在被爱,终于学会了去爱时,却往往忽视了那个曾经最先教给你和给予你爱的人。穿越与年少的父母相见是很多电影都使用过的方式,《乘风破浪》《新难兄难弟》。但在剧情后半段我们知晓了母女二人都穿越回去时,感情的铺垫积累在这一刻爆发,随着女儿的奔跑与哭泣,回忆的交织使我们换了一种视角看到了那个用爱不断陪伴孩子成长的母亲。我们记住的有与父母的争吵,同时也有无数次欢笑啊。你以为你对父母的爱已经很多,但他们对你的爱远远超乎你的想象。父母希望孩子有出息,更希望他健康快乐成长。这是李焕英的回答,相信也是万千父母的答案。
三、我们想改变过去,但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
在没有揭晓母亲也穿越之前,一切阴差阳错看似慢慢改变了多年后的结局,但实际上又仍然朝着原先的结局和终点缓缓前行。我们的遗憾只有在失去之后才会真正懂得,若从未失去,何来珍惜二字?后来,我们知道李焕英也穿越回了年少时的自己,她没有选择或许可以改变自己人生的路,她还是想生一个女儿,还是想嫁自己原来的丈夫。我曾经想过,要给自己一个机会回穿越自己以前的人生,要去干什么,去逆天改命吗?任何一种人生都有辛酸都有苦涩,看似顺风顺水占尽风头的王琴也一定会有不为人知的辛酸苦辣。只要拼尽全力付出过了,就永远不要后悔。反而是没有拼尽全力,才需后悔。真正的人生无法试错,也无法穿越。趁着春节多陪陪父母,改变一点点也会在那条未来的渐近线上靠近一大步的。
四、剧情服务情感的僵硬
影片最大的优点是情,同时缺点也不容忽视。有一些人物的设置有些许生硬,情节设置也略显空洞不扎实。很多剧情仔细斟酌好像用胶水粘贴而成,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但瑕不掩瑜,我愿意用主观感性胜过客观理性对这个作品评价。因为家庭是每个人的软肋,我也被真切的感染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