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继孔子之后,中国伦理学史上又一位伦理学大家,被尊称为“亚圣”。孟子,名轲,生于战国初期。受业于孔子孙子子思门下。孟子的生活的时期大致背景与孔子是相似的。当时的百家争鸣进入高潮,封建生产关系进一步确立,出现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封建中央集权的历史趋势。
孟子继承孔子思想的一大表现就是对“仁”的继承和发挥。与孔子不同的是,孟子强调了“仁和义”的统一,提出了仁义为主体的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弱化了“礼”的要求。并首创了关于人伦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仁义的前提。
有关人伦的具体内容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首先这五伦是人与动物区别的一大特点,是对封建宗法等级关系的概括。其次,人伦这一概念是孟子对宗法等级观念维护的一种表现。而且在人伦说的前提下,孟子提出了仁义礼智四德。仁义是根本,礼智是为仁义服务的。认为人在明察了人伦之后,就该以仁义礼智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对于仁义的具体解释,首先是指亲亲、敬长。亲亲就是孝亲、尊亲、爱亲,主要是子孝父。子孝父又是人伦的首要原则,也是人伦的根本所在。实际上就是“百善孝为先”的典型印证。“仁之实,事亲是也。”事亲也就成了仁的根本。在事亲的指引下人们,普通老百姓实现了“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这样,五伦就不再是是帝王之家的专属,它也渗透到普通家庭中,这样五伦成了适应各阶层的一个普遍道德规范。
“义”也是孟子强调的一个内容。“义”首先是敬长,它体现的不仅是要从兄,而且要求尊敬长者,是处理长幼关系的道德原则。更重要的是要尊君,“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这也是君臣有义的体现。同时,臣请求君为善,如果君不能行善,不听劝谏,就是贼君。这样,君也要受仁义的约束,即要求“君正”。相对于臣的关系而言,孟子说:“君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心腹;君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样原来高高在上的君子到了孟子这里竟然和臣子拥有平等的道德色彩。
“人皆有有所不为,达于其所为,义也。”人人都应该有自己不该干的事,知道了这一点,就要去做应当做的事,这就是义。因此,义要求做应当做的事,也要求不做不应当做的事。对于不该做反而做了的事要报以羞耻和憎恶的态度。这样,义就是要人们区分事情的当为与不当为,分清善恶,从而去做当为之事。
由此,孟子的仁义关系相较于孔子的仁义发展之处在于,不是泛爱众,而是有选择的爱。爱人之心只施与当爱者,而不能不分善恶的爱一切人和任何行为。以义来规范爱人的界限,这是对孔子“为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合理性。
孟子有别于孔子的另一处是仁政学说的提出,这是一种政治主张,也是一种政治理想,它将政治与道德合为一体,反映了道德对于政治的重大作用。以仁政治国,可以得民心,可以得天下。反过来,人民荫蔽与君主的仁德,也会感恩君主。这样,上推恩于民,民亲其上,这样就形成了君民水乳交融的和谐关系。不过,孟子以圣人的人心的观念,可能陷入圣人史观和道德决定论。
孟子的义利观也与孔子有差别。孔子主张见利思义,而孟子主张贵义贱利。当然这里的利主要是个人的私利和私欲。既然为义是善或君子的价值标准,那在君子看来,义也就成了最宝贵的东西,他称之为良贵和天爵。而且认为为了实践义而保持人格的完美,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舍生取义。
关于孟子的人性论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人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其二,人性的仁义礼智是先天的“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其三,人性是道德的本源并给人性以善的价值规定。其四,人性可失。如果受外界环境影响加上后天主观不努力,那善心也会失去的。
孟子的修养论是存心养性、反省内求的修养论。“仁,人心也。”“心之官则思”这是心的两个方面,既是仁义礼智四善端的良心,也是具有思考能力的思维器官。这样存心养心就成了保持良善的一条途径。此外,存心也包含了求放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孟子还要求人能寡欲。多欲会扰乱人的心思,,很难做到尽心。所以,保存自己的善心,反省内求。不仅如此,孟子还提出了诚的原则和方法。“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此外还提出养气的主张。“吾善养浩然之气”
总之,孟子的道德修养论以性善论为前提,同时又贯彻了贵义贱利的原则。强调道德修养的理性自觉和对自我言行的反思,重视道德实践的真诚实意,这样的修养原则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对于孟子的理解还不是很到位,欢迎推荐书目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