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进一排排红砖尖顶的房子,近3万名来自他乡的犹太难民,在上海在虹口,安上新家,终于暂别可怕的梦魇。
清晨,公平路老虎灶蒸腾热气里,舟山路咖啡馆袅袅香气里,新生活终于开启,在海纳百川的黄浦江畔。
终于,有了新的朋友:剃头师傅、码头工人、木匠锁匠、报童裁缝、黄包车车夫、各色小老板……
终于,又能举行家庭音乐会,年轻的贝蒂成为新娘……70年后,当她捧着她的手工婚纱,又到上海,她说,“这里是我的家、我的地方”,回娘家才圆满。
终于,又听见了婴儿的啼哭声,“上海宝贝”,这些战乱中降临的新生命,带给人们无穷的希望和温暖。
画家彼得,一直寻找着,在他心里播下艺术种子的上海妈妈,只因那些每天学画画的温情日子,让他一生无比灿烂。
乡音悠悠兮,几多忆念。一叶方舟兮,满载友善。
《最温情的日子 · 潮涌虹口(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