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10 让恨流动
生活中我们有爱也有恨,爱需要表达,恨也需要表达。(爱是一种生命力被看见被容纳而产生了连接,恨是生命力被拒绝,被无视而变成了黑色的生命力,即恨)生活中很容易产生恨,我们爱恨必须要真实,如果有爱就真实的去爱,如果有恨就真实的去恨。其实真爱也只能发生在真实的两个人之间。
文中有一个例子,说英国的精神分析大师温尼科特发明了很多温暖的词汇:极好的妈妈,原始母爱贯注,抱持!但写他传记的作者,却说他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在寻找和表达他对自己恨意的觉察。
这里阐述了人为什么会惧怕恨,因为第一,人会惧怕恨的原因是,恨,会带有毁灭感。第二,因为人在恨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会觉得自己不够好,会破坏自己的自恋感。所以人会惧怕恨。但我们隐藏恨不去表达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个可怕的行为,我们以为我们在表达爱,但其实我们是用爱在隐藏恨。
这样理解,就像有一个同学所说的一样,从小她跟弟弟两个,她是姐姐,爸爸妈妈从小都是对弟弟好,对她不好,但是长大了以后,她会给爸妈买很多东西,比他弟弟给爸妈买的东西多,表面上看,她是爱父母,其实她是在用爱在隐藏对父母的恨,因为她想父母自己会去想,我后悔了,我不该只对弟弟那么好,应该对姐姐也好一点。
心是一个大容器,不但爱在里面被容纳。恨也可以在里面被容纳。所以在一段完整的关系中,不但有爱也有恨,不但有创造力,也有毁灭力。文中讲了几个妈妈带孩子有恨意而用爱隐藏的故事,妈妈需要看清自己,对孩子有恨意,是很自然的。妈妈需要自己做自己的容器,去容纳那份恨意。让妈妈记住婴儿的恨的容器,又做自己的婴儿恨的容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就需要丈夫们做妻子和孩子的共同容器。去允许妻子和孩子把不能忍受的恨意投射的他们这个第三者去消化。
当恨意产生的时候,要承认这是恨,并且试着让它在关系中流动,它在关系中才容易被转化为爱。如果恨一旦从情绪中转变为行为伤害了,它就会对关系构成很大的一个伤害,这样的就使得关系容器出现了裂痕了;如果裂痕越来越大,关系就会容易破碎。
但同时,我们也没必要,一味的去承受别人过分的伤害行为,恨意只是恨意时,就比较好处理,学会用语言表达好好沟通,就不会让它们变成真正的伤害性行为。
学习今天这篇文章,更清晰知道恨在生活中很容易产生,当某个人的生命力发出去,没有被看到、被拒绝的时候,就变成黑色生命力,就是产生了恨,而我们要去承认恨。而不是用爱的行为来掩藏恨。恨要合理的用语言来表达。妈妈要做孩子恨的容器。也要做自己对孩子的恨的容器。丈夫要同时能顺带做孩子和妻子的恨的共同容器。真实地表达爱,真实的表达恨,这就是快意恩仇,才是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