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普吕多姆的诗,透过纸面上的文字,似乎就能看到一幅幅色彩鲜亮或灰暗,充满着痛苦思索的画面。美丽的姑娘,呆滞的眼神,黑色的乌鸦,如水般流淌的文字与思想。眼下也正是一个合适孤独与沉思的天气。预报从昨晚就开始说今天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大到暴雨,就在我书写这些无谓文字的空档,天空中的雨水仿佛倾泻一般,关上门,拉上窗帘,那清晰响亮的声音仍能透过一切传到你的鼓膜里,叫你不得不听。
昨天上网看了一下诗歌,忽然感觉到自己这么许多年来没怎么看过诗歌,或许我和大多数人的感觉是一样的,除去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文学和文学青年的狂热时期,诗歌能占有一席之地之外,这么多年来,诗歌早已经失去了它自身该有的地位。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像诗歌和其他文学形式比如小说、戏剧等本来是平起平坐的兄弟,但是因为诗歌在某一段时间降低了自己的标准,同时因为形式和思想的简单而增加了它追随者的狂热,好像这本来就是一体的,因此而遭受到了其他文学形式的排挤和追随者因为时间的增加而对简单和狂热的反思,因此眼下的诗歌备受冷落。现在专门刊登诗歌的杂志几乎没有,以诗歌体例写成的所有东西都会受到耻笑,连不限体裁的学生作文也被限制为诗歌除外。
诗歌的堕落有其历史原因。在蒙昧时代,诗歌以其形式整饬,易于歌咏,在抒发感情方面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卓然于其他文体之上。但是伴随着思想和社会的革命,人们对于从形式和思想上束缚自身的东西都感到厌恶以及对于深度的追求,诗歌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在表达的自由上都遭到了彻底的唾弃。如果没有音乐节奏的陪伴衬托以及直观艺术的感染力,抛却了曲调的歌词和诗歌是一样的。如果普吕多姆生活在现代,那他要么改行(我说的只是可能,稍微知道文学史的人都知道普吕多姆绝对是资产阶级富二代),要么困窘不堪。
普吕多姆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瑞典文学院为了表示自己对诺贝尔遗嘱的忠诚执行和对理想主义的大力褒扬,将首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诗人普吕多姆,这在当时的国际文坛引起了一阵喧嚣。甚至有法国作家联名致信瑞典文学院要求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列夫托尔斯泰而不是苏利普吕多姆。瑞典文学院没有被此种思想左右,仍坚持将诺将授予普吕多姆。记得四五年前我得到一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美文选》,第一篇就是普吕多姆的大胡子头像和瑞典文学院对他获奖的评价,我清晰地记得那评语:感情充沛,耽于冥想,高尚尊严,极其罕见地将细微的反思与丰富的情感熔为一炉,令人陶醉。我觉得该再加上一句,清晰细腻的画面感和高超的描写技巧。
文学是思想与技巧的统一。没有思想的技巧看起来充满了愚蠢与恶劣,没有技巧的思想则显得呆滞空洞和缺乏美感。尽管在历史上诞生多众多的文学流派与文学技巧,但是只有创作者通过自身所见所思,通过文字本身和文字引发的想象画面以及深沉思索是创作者展示给读者和世人的唯一途径。为艺术而艺术或者只是一个高尚纯粹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