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懂得了一个道理,除了豁然开朗之外,有没有一刻觉得自己以后必定战无不胜,遇到相关的问题,绝对不会做出与真理相违背的事情?没错,我还真有这种体会。
常常很享受读书带给我的荡涤心灵之感,却又在一次次的遇到问题后无法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总是拥有“过敏”体质,对别人的言语特别的敏感。最近,我也一直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明明懂得了很多道理,却始终无法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我接触到身心灵的内容后,才开始明白很多时候,我们愤怒的根源:自己认为自己不够好。与外在表现出的自信与高傲无关,是潜意识的自我不认可。而自我不认可的根源又跟我们童年时候不能满足的内在小孩有关。小的时候在父母那里没有等到足够的爱与尊重,长大后内在的小孩就会继续向别人索取,一但不被满足的情况出现,就很容易被别人勾出敌对情绪,所以面对指责、批评、质疑,身上的勾子就立马被勾出,就会变得暴躁、愤怒。
原生家庭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贯穿我们的一生。我们从出生到成长,总会带有原生家庭的影子。父母在我们的一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我们的人格是否健全,与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这里的环境不是指外在的物质条件,而是父母对我们的教育方式,以及是否给予我们足够的爱与尊重。
反观自己,父亲在我的成长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父亲是一名军人,从小就用军事化的管理方式来教育我,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总是批评多过鼓励,即使在我做的很不错的情况下,依然教育我“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在他看来,鼓励是怕我骄傲,不鼓励,不表扬反而是一种鞭策。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渐渐变得很自卑,觉得什么事情都比不上别人,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对别人的表扬,有种深深的不配得感。同时受父亲的影响,很多事情变得很急躁,很敏感,因为特别想得到别人的认可,一旦在别人那里听到有半点的质疑和批评,就会立马变得很暴躁,想去争辩。
在还未真正了解原生家庭的影响前,我其实跟父亲的关系不好,因为在他那里有种深深的挫败感,总是觉得在他眼中自己很差,甚至有一点记恨父亲,让我变得很自卑,觉得低人一等,但现在我渐渐明白了,父亲也不是一个健全的人格,他从小也没有得到父母足够多的爱和尊重,或许他也是自卑的,所以才用一种更严厉的方式来教育我,期望我的成才能弥补他内心的自备。我现在不怪父亲,因为他给予我生命这一条,就足以让我感恩一辈子,而我现在要做的就是继承父亲的优点,把缺点的部分还给他,然后自己去修行。
塑造自己的“脱敏”体质,就是要跟自己内在的小孩去和解,去摆脱原生家庭带给自己影响,去努力提高自己,因为修行的路还长,未来的生活还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