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树知春争艳彩,乡村绿化正当时”。乡村绿化,不仅是装点乡村风貌、改善生态环境的“面子工程”,更是关乎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所在。然而当前,乡村绿化面临着绿化总量不足、群众参与度不高、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制约着乡村生态建设的步伐。为此,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责任担当为准则,以群众参与为基础,以植管并重为保障,多措并举,全面推进乡村绿化工作。让乡村真正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令人向往的生态家园。
强化责任担当,鼓足“拼劲”,绣好乡村绿化新图景。造林绿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广大党员干部应将推进乡村绿化工作与谋划推进“百千万工程”有机结合,细化实化“时间表”“任务图”,持续鼓足“拼劲”,以满腔热情、百倍干劲投身到义务植树、造林绿化等行动中。要勇于知重负重、知难克难,切实担负起使命责任,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落实到每一个行动中。浙江安吉县余村,昔日灰蒙蒙的矿山村,在乡村绿化工作的持续推进下,党员干部带领群众通过植树造林、生态修复等行动,让村庄重披绿装,如今蝶变为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这背后离不开党员干部的不懈拼搏。“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这美好的乡村盛景正是余村的生动写照。各地党员干部当以余村为标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引领群众积极投身乡村绿化,共同绣好“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美丽乡村山水图。
坚持以人为本,鼓足“干劲”,织好乡村绿化新画卷。乡村绿化作为“最普惠的民生工程”,既造福于民,也离不开民众的参与。面对“树从哪来、由谁种”的难题,党员干部应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持续鼓足“干劲”,率先参与认捐认种认养活动,带动社会组织、社会资本与群众凝聚强大合力,推动形成全民爱绿植绿兴绿的价值追求。如广东连山积极探索创新,通过联系镇、村搭建线下沟通桥梁,同时借助“云植林海” 微信小程序开辟线上通道,双管齐下组织群众参与认捐、认种、认养及植树活动,有力夯实乡村绿化成效的新创举。此外,还充分挖掘社会潜力,发动乡贤队伍、商会企业等各界力量,开展“乡贤林”“同心林”“青年林” 等主题种树活动。这些活动形式丰富,贴近群众生活,激发大众参与热情,弘扬社会正气,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氛围,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引下,凝聚各方力量,共同织好乡村绿化的多彩画卷。
注重植管并重,鼓足“韧劲”,守好乡村绿化福荫林。《管子》有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树木不仅是自然生态的坚固屏障,更是中华民族千年文化传承的生动符号。它滋养着一方百姓,也需要民众的悉心呵护。牢记总书记让后人尽享绿荫的殷切嘱托,推进乡村绿化需秉持植管并重的原则,不仅要追求数量的增长,更要着眼于质量的提升。精心管绿护绿,才能最大程度巩固绿化成果。曾经“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塞罕坝,经过一代又一代务林人的努力,如今已建成百万亩人工林海,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这充分说明了精细管护绿化的重要性。广大党员干部应持续鼓足“韧劲”,一抓到底,强化管绿护绿的常态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乡村绿化基础设施,严格落实 “树栽有人管、苗旱有人浇、积水有人排、树歪有人扶、杂草有人除” 的全流程管护。只有这样,才能让一代又一代的接续奋斗,繁茂成 “树林阴翳” 的美好盛景,牢牢守住乡村的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