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周先生上完课,我们带小周末去中华麋鹿园看麋鹿。
中华麋鹿园就是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海之滨,一个叫鸭儿荡的地方。
这个地方我来过N➕1次了。从最初从英国引入39只麋鹿开始看算起。那是1986年,我和我的学生们坐着卡车一路上颠簸得五脏六腑翻江倒海。但是能第一时间看到麋鹿,还是很激动的,虽然只有39头,能让我们看到的只有个位数。而且那时候的园子根本就是一片荒芜。
本来是要带宝宝去大丰港海洋馆和动物园的,结果这两个地方都闭园维修了。那天我们贸贸然去了动物园得知闭园的消息,我无法向小周末解释,我只说动物园要维修。宝宝听得似懂非懂,无限失落地问我,动物为什么要维修。
我们离开的时候远远听到几声不知道是什么动物的啼声,我问宝宝:“你听到动物叫了吗?”
宝宝的回答你绝对想不到,她说:“动物疼。”
可不是嘛?动物都被维修了,能不疼?
“麋鹿”这个词,宝宝应该是第一次听说。一上车,爷爷打开导航。车开上了一条小路,我说我们要走这条路吗?宝宝似乎听出了什么门道,她说“我们走这条路看看会不会迷路”。麋鹿和迷路,听起来真的一模一样呢!
麋鹿为何物宝宝不知,但是迷路她是懂的。
我们花200元包了一辆电瓶车,车子开得很慢,载我们在保护区内转了一圈,在通往观鹿台的路口把我们放下来近距离观看和喂食。
这是观鹿台。
宝宝端着胡萝卜,看向远处的麋鹿。
这个解说我太能理解,39节台阶要我说代表了从最初引进的39头麋鹿开始,一步一个台阶发展到现在5000多头的规模。
宝宝在喂麋鹿。这是一头公鹿,我说是麋鹿爸爸,宝宝就懂了。雄性动物似乎总是要比雌性动物更美,公麋鹿头上的这个梅花桩就特别张扬,充满野性和力量。
手机被小周末摔过若干次,相机晃得一塌糊涂,拍出来的差不多都歪歪扭扭。
去了鹦鹉园,鹦鹉园里没有鹦鹉,只有几只孔雀,逗了半天终于没有一个肯开屏。小周末甚是失望。
还看了老鹿王和小麋鹿。
去得晚,玩了一个小时不到吧,就要下班关门了。
去公路对面的聚仙湖边走了走,湖中那个白色的雕像怎么也看不出是哪个神仙。倒是湖面空阔,水天一色,湖上白鸟上下翻飞,颇有几分仙气。
天色向晚,还有几十公里路程,就急急地返回车上。
风很大,小周末却坚持要自己推车逆风而行。
看她大步流星,好不帅气。
上车开了几十米,车子不走了,下来察看,左前轮瘪了。
周先生从后备箱费力地搬出备胎,仔细安装,小周末一旁相陪,我则全神贯注地盯着小周末,不让她有半点闪失。
回去走的还是来路,看白鹭掂着脚走路,看不知名的鸟路边悠闲散步,小周末一直念叨孔雀为什么没有开屏。我说是我们没有给它吃甜甜圈。
于是小周末一路计划,下次我们买好面包饼干糖糖还有甜甜圈,那样孔雀就肯把尾巴展开给我们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