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谈了谈相对法和心理测量的两种方法,今天我们来谈谈心理学实验中人和动物的伦理问题。
为什么会谈论到伦理问题呢,这与心理学的实验设计有关,有些实验,如果参与者知道了真相后,可能会影响实验的结果,所以心理学实验对参与者欺骗在所难免。从道德上来讲,欺骗总是不太好的,所以心理学家们一直在权衡其中的得失。
伦理问题涉及的种类很多,我就简单的聊几种。
知情同意
所有的实验者,参与者必须要经历知情同意的过程,这是尊重参与者权力的基本义务。参与者需要被告知实验的风险性以及可能涉及的利益。之后,参与者需要签订知情同意书,以确保他们是自愿作为参与者的。参与的所有隐私,实验的行为记录需要严格保密;如果有些信息公开发表需要得到参与者的同意。同时,参与者可以在实验的任何时间要求停止实验,不会接受任何的处罚。
故意欺骗
之前已经说过了,对于某些实验,如果告诉参与者实验的真正过程会影响实验结果。但是,对参与者的欺骗是有限制的,除了要求参与者在发生身体疼痛或情绪焦虑的可能性上不受到误导外,美国心理协会还提出了一下的一些规定:
(1)研究必须具有充分的科学价值和教育价值
(2)研究者必须证明除了欺骗之外没有同等有效的程序(欺骗中没有其他的隐瞒)
(3)必须根据研究结论对参与者解释实验中的欺骗
(4)参与者在得到解释后必须有机会收回自己的数据
事后解释
前面说到,实验者会为了实验的结果的真实性故意欺骗参与者。为了确保参与者在实验后没有感到疑惑、心烦或尴尬。实验者需要给参与者一份详细的事后解释。如果实验中的某一阶段必须误导参与者,实验者事后要认真解释欺骗的理由,而且如果参与者觉得被侵犯,他们有权利回收他们的数据。
动物研究中的问题
在心理学和医学研究中应不应该使用动物,这个问题经常引起两极化的反应。一方面,动物研究有助于得到关于药物成瘾的重要知识,以及治疗焦虑和精神疾病的相关发现和药物测试。动物研究也有利于动物本身,可以缓解动物园中的动物所体验的禁闭压力。而另一方面,对于动物权利保护者来说,“对于危害动物福利的伦理关怀不能只因人类的利益而减少”。伦理学家促使研究者贯彻3R原则:减少(reduce)所需动物数量,或者完全替代(replace)动物的使用;他们应该改善(refine)他们的实验步骤,以使疼痛和不适将为最小。
最后,我想提的是,学习心理学,一定不能局限于我所讲的内容,而是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我们需要具有批判性思维,成为一个更加精明的心理学知识点的消费者,以下是一些普遍的规则,读者可以参考:
1.避免把相关当为因果
2.在寻求确定的证据前,你要学会如何反驳一个理论、假设或信念,因为找到一个支持的理由是很容易的
3.不要轻信他人提出的解释,你要自己寻找其他可能的解释
4.警惕个人偏见性的观点,因为他们可能歪曲事实
5.对许多宣称有效的治疗、干预或产品保持质疑,找出其中的对比的对象仔细分析
6.对任何问题保持开放并怀疑
那么,第二章的内容就结束咯,本章内容较上一张内容多,所以就多出来了一篇,那么明天我们就来复习复习本章的内容,然后就书中的两个问题讨论讨论,放松一下,继续加油!
每天两分钟,带你了解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