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所谓高攀不起的奢侈感
原创: 杜婉 杜婉
收到朋友一条消息,她有些感慨奢侈品世界赤裸裸的鄙视链。还截图知乎某答主的看法,表示认同。她自己做珠宝也有3年多,鉴定玉石方面略有经验,经常向我科普珠宝方面的知识。女人之间的友谊,除了八卦别人,还可以通过共同喜欢的珠宝奢侈品建立。一来二去,我们也算成了奢友。
其实在她截图之前,有一段时间,也关注到了这个可爱答主给出的答案。他还长篇大论发表了一通关于各个大牌的猛料和黑历史,读来的确让人吃惊,奢侈品的世界,揭开那层闪耀的面纱,背后也不过尔尔。
奢侈品卖的是智商税,应该已经是珠宝行业公开的秘密。这就如同有些民间的艺术品的生产过程,可能只是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老作坊,由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凭借多年的打磨经验在细心研制,也是因为做这玩意成了他的寄托,他便能用心做好,做精致,做细致,做成艺术品。
这种艺术品蕴含着一个人多年的沉淀,心得,血汗和领悟。它早就超脱了一个物品本身的价值。
在老家,有一种剪纸艺术,其复杂的工艺,在早期便是由那些闲来无事的老奶奶坐在门槛上,盘着腿,背上映着夕阳的光影,怀着对子孙后代深深的舐犊之情来剪裁的。也许这是某个孩子结婚时婚房窗户上的窗花,也许是床边的贴纸,总之,那里头蕴含着的爱和祝福并非三言两语可以概括。
但我们通常所买的奢侈品生产过程却不在此列。上述艺术品的生产过程极其复杂、漫长,需要几代人的积累,选料极其考究,如果大批量生产,几乎很难维持生存。
那么,我们一般在为什么样的奢侈品买单?这要从一个品牌的诞生说起。一个品牌的诞生大概要经历这样几个过程:
挖掘人群的需求点,将需求点放大,开始市场传播(广告),使人人都产生需求效应,把产品打入市场。后期所做的工作基本是围绕着市场变化对品牌进行不断的提高以适应客户的需求。
奢侈品,它首先抓住的人群,一般都是某种对符号消费有很大需求的人群,那些需要通过这种符号来彰显地位的人群,正是它的品牌需要挖掘的对象,也即群体定位。比如一款18K金套链,要说服一个舞会女郎为它买单,那就必须先建立她对项链的需求场景。
如《项链》,它的场景:华丽丽的水晶灯,耀眼的着装,五彩缤纷的女人们。这时候,女主人公的出场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素面朝天灰姑娘式,一种是光芒四射公主式。如果这是一个项链广告,那么场景中可以出现两种相反的人设,最终证明这条项链的必不可少。
在奢侈品世界,它的场景便是用某种物品来定义高级感、富有、气质这些内涵。无论是宝格丽、雅克还是LV,它首先被标签的不是耐用,而是它所包含的某种理念。
也有一些奢侈品其实是以耐用著名于世的,比如爱马仕,早期它的工作要职是给皇家打造马背上的用具,后来因为细致耐实的实用性而沿袭下来,成为品牌。比起做工普通的产品而言,它们的确具有某种优势,如做工上无可仿制的精细,和一些耐磨性。
只是对于一些不具备购买力的人来说,对于奢侈品牌的追逐会陷入形式的追求,产生一种对中产阶级的意淫行为,内心会产生购买了LV就成为中产的错觉。
所以,常常听到身边有人倾尽积蓄买LV,对于她们本人而言,这个包包并不适合她们的年纪,甚至有一种大妈感,但是她们依然会为它买单,只是因为背在身上,会被另眼相待,在地铁里会被身边的人多看两眼。
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意思是人们常常会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自己的变化会影响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有所改变,而大多数时候,这种可能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
而购买奢侈品的人,更容易产生这种错觉,过度高估周围人对自我的关注度。
看了开头那段知友的评论,相信很多人对奢侈品的好感会大打折扣。而这可能只是奢侈品行业的冰山一角。
更多人购买奢侈品对其背后的历史是一无所知的,对于品牌的信赖感仅仅源于一种表层消费符号的驱逐。《奢侈的理由》中有讲法国、意大利奢侈品牌的故事,它的故事可能有几百年。如果购买有些奢侈品是源自对于品牌历史的热爱,源自对于品牌理念的深度认同,那也无可厚非,但如果仅仅是为了让自己看上去很美,让周围人知道自己用得起大牌,则需要三思考。
所谓的阶级跨越,不只是一件超过支付能力的奢侈品,它可能更多的关乎到主人的教养、家室背景、知识积累、见识涵养......
正如朋友前几天所说的,现在有很多一夜爆红的网红,希望进入富豪圈,实现阶层跨越,但她们不知道,在那些人眼里,她们只是玩物。
对于超过支付能力的奢侈品的追逐实际上等同于这个赤裸裸的故事,我们不过成为了资本的玩物,而它最终会义无反顾甩开我们,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本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