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枚拳头般大小、精美的贝壳。
这枚贝壳大而厚实,很有重量,壳口大,齿列沿整个唇边成对排列,外唇面积很大,光滑,鲜润,呈橙红色。螺塔上的红色或褐色的条纹,围绕着一根假想的轴线盘旋。
这一枚贝壳,美仑美奂,静静地散发出一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魔力。它现在所有的美感都凝结在这枚贝壳上了,柔软的肉体早已碾作成泥,不知去向。只有壳体——生命中最坚硬的部分,被保存了下来,作为它曾经生活的证据。
它曾是一个鲜活的个体,生长在温暖的海洋珊蝴礁附近,是众多海贝家族的一个成员。海贝有着奇异的形状、鲜艳的色彩和精美的花纹,跻身于最迷人的造物之列。大自然不但造就了海贝丰富的质地,还赋予了它浑然天成之美。海贝种类繁多,令人叹为观止。
在热带或温暖水域,海贝的软体部分鲜艳夺目,常使供它藏身的贝壳黯然失色。那是自然之美的震撼,那是一场心灵的地震。
一个微小的幼虫从卵中孵化后,经过数天或数月的浮游,终于在海床上定居下来。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分泌出坚硬的外壳将自己包起来。碳酸钙和贝壳蛋白质这些成分一层叠一层的分泌,从边缘处增大,原来既薄又脆,随着不断生长逐渐增厚,使贝壳愈来愈坚硬。贝类还会在增长的外缘上分泌出鳞片、瘤、棘状突起和肋。生长的周期性和连续性,使贝壳展现出美丽的花纹。
不知道需要经过多长的时间,它才能成长为这么大的一枚海贝,只是从见到它的那一刻起,它就只是一枚贝壳了。这个贝壳原来的主人——那个鲜活的海贝,已无处寻觅,人们也无法欣赏到那比这枚贝壳更加鲜艳夺目、更加美不胜收的软体动物的生命的活动。那是运动的美,而今是静止的美。
海贝是一种低等的动物,它的生存空间有限,防范能力有限,犹如我们在陆地上常见的蜗牛。珊蝴礁是海贝理想栖息地的一种,而珊蝴礁是异常脆弱的——只要从珊蝴礁上割下一块,其他珊蝴礁便会相继死去,依附于此的海贝,也就会遭受灭顶之灾。保护好珊蝴、海贝这些低等生物的栖息地,就是对一个个弱小的生命的尊重,不论尊卑;就是对自然的尊重,也是尊重人类自己的未来。
收集贝壳通常有三种方式:亲自去海贝栖息地采集;与其他收藏者交换;购买。在海边采集海贝既能增添情趣又富教育性,也是花费最少的办法,对于有环保意识的收藏者来说,这个办法堪称完美,因为不会破坏海贝的自然生长环境。另一种办法是从礁石上检海贝或潜入深水中采集它们,而后再以遭人非议的方法清除壳内的肉体(在水中浸泡5分钟,然后小火煮至沸腾,再用小工具趁热取出贝肉;或将活贝装入塑料袋中,放入冰箱里冷冻,待解冻后,再用工具取出贝肉。然后将壳内所有的贝肉残物冲洗干净,并彻底擦拭)。面对这种活体贝类的采集方式,类似杀鸡取卵的方式,让人触目惊心。那一个个我们见到或未见到的贝壳,它们的生命是以怎样的方式戛然而止?每一个生命的诞生、成长都伴随着内在的或外在的伤痛?
这一枚贝壳,曾经有过一段鲜花般的生命,曾尽情的绽放过,而今,只有它——海贝的外壳,仍在默默诉说着往事,诉说着成长中的艰辛、快乐与伤感。它有着超凡脱俗的魅力,使人惊叹造化的神奇,这是它最后展示给世人的美丽。
这一枚贝壳,用它的一生,成就了自己最后的辉煌和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