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喜欢跑步的跑友就知道,跑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伤痛。
本次打卡营定的魔咒是跑步,跑着跑着发现,不同的部位总是时不时地有不舒服的感觉。
于是今天下午花了5个小时的时间,总结了自己在跑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现在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为了更加客观认识跑步过程中出现的伤痛,我参考了《跑步圣经》《泡沫轴完全指南》《中国跑步指南》等书籍,以及知乎的一些热搜回答。
再结合自己的一些体验,总结出了6个常见的疼痛部位。
1.足底筋膜炎
2.跟腱炎
3.胫骨疼痛
4.跑步膝
5.大腿内侧筋痛
6.肩颈疼痛
1.足底筋膜炎
我曾经参加过一个行走活动,40公里左右。走完下来脚底板特别疼。
按压从脚心到靠近脚跟的位置,能够明显感觉到。
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几天。休息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才慢慢恢复。
后来我查了下,这种症状叫做“足底筋膜炎”。
有些人平时经常跑步,且跑步距离长的话,可能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足底筋膜炎产生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穿的鞋子不合适。
像我那天去参加行走活动,就穿了一双板鞋。
再比如错误或者过度训练。如果平时跑步跑的少,突然之间进行超大量的行走或者跑步运动,就很容易出现足底筋膜炎的症状。
其实问题的根源是,你的脚部肌肉比较薄弱。
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们要怎么进行缓解呢?
第一,要多休息。
在明显感到脚底板疼痛的情况下,就不要在很硬的地面上(水泥路、泊油路)上跑步。
等疼痛缓解了再去也不迟。
为了减轻疼痛和肿胀后,可以试试用冰袋敷一下脚跟。
第二,可以做一些足部拉伸,像下面这样。
第三,跑步时尽量选择缓震性较好的跑鞋。
其实只要不是很奇怪的足型,一般的跑鞋都能够起到缓震的作用。
提到这点主要是提醒大家不要穿着平底鞋、拖鞋这些去跑步,赤脚就更不行。
2.跟腱炎
昨天晚上出门跑步,为了快点跑完,并没有做热身,直接开跑。
跑到4公里左右跟腱开始疼痛。不过因为及时调整,后面疼痛没有加剧。
我这种是偶尔出现。如果长期出现脚跟上方有肿胀而且疼痛厉害,就要考虑是不是得了跟腱炎。
跟腱炎表现为在小腿背部、跟腱上方的脚跟处有疼痛。
跟腱柔韧性比较差,跟腱炎又属于慢性炎症,恢复起来比较慢。所以大家要注意尽量别得。
跟腱炎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热身不够。
尤其是冬天,如果热身不够,身体没有暖起来,跟腱就可能会受到额外的压力。
第二,训练过度。
第三,鞋子不合适。
第四,如果是扁平足,更容易有患上跟腱炎的风险。
遇到跟腱疼痛的情况,我们怎么处理呢?
首先肯定是停止跑步,进行休息。
不要为了完成任务强行跑步。如果疼痛的厉害,可以用冰敷一下,暂时缓解疼痛。
第二,经常牵拉和加强小腿肌肉训练,做一些跟腱拉伸动作。
这里给大家推荐两个跟腱拉伸动作。
第一个动作是“坐式思考”。
单膝跪地,然后坐回到脚后跟上。将另一只脚放在膝盖旁边,注意保持脚后跟着地。
保持拉伸10 至30 秒的时间。
两只脚都做一做。
第二个动作是“动态坐式屈膝弯曲和伸直”。
坐在地板上,然后向前伸直双腿,双膝略弯,脚尖绷直。
向着身体最大限度地弯曲双脚,姿势无不适感,注意要保持双膝弯曲。
恢复至起始姿势时释放拉伸运动。
每次重复一系列动作时都应持续1至3秒的时间。重复10至12次。
第三,可以考虑使用支撑垫。
这个针对扁平足的朋友。
如何判断扁平足呢?
扁平足的朋友,可以考虑在鞋子里加入支撑垫,缓解跑步对跟腱的冲击。
3.胫骨疼痛
表现在小腿前侧疼痛,小腿前侧内部有一条比较长的骨头,叫做胫骨。
胫骨疼痛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
第一,单次训练量和强度的突然飙升。
这个我是有体会的,之前平均单日跑步在4公里左右,某天突然心血来潮跑了10公里,就很明显感觉到小腿前侧的疼痛。
第二,跑步地面太硬。
比如一些水泥路,柏油路。我们选择跑步场所的时候,尽量还是选择塑胶跑道。
第三,跑步姿势不对。
如果经常脚尖着地,而不是前脚掌或者全脚掌着地,就会持续对胫骨带来冲击。
遇到小腿前侧的胫骨疼痛,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学会跑休。
比如跑一天,休息一天。休息那天可以做一些臀腿和核心训练。
记住,休息也是跑步中重要的一环。
第二,坚持10%原则。
每周跑步距离的增加量不要超过上周的10%,要循序渐进,勿急于求成。
第三,缩短步幅,提高步频,减少触地时间,从而减轻了脚、胫骨、膝盖等部位的负重。
第四,做一些小腿前侧放松动作。
这里同样给大家介绍两个放松动作。
第一个动作,小腿胫骨外侧放在泡沫轴上,前后来回滚动,在最压痛点的位置固定,做足背屈和跖屈(勾脚背和伸脚背),之后再前后来回滚动。
1组滚动20次,做3组。
第二个动作,小腿后侧肌肉放在泡沫轴上,前后来回滚动,在最压痛点的位置固定,做足背屈和跖屈(勾脚背和伸脚背),之后再前后来回滚动 。
同样1组滚动20次,做3组。
4.跑步膝
我们跑步时,经常感到膝盖骨下方疼痛,但是又很难说究竟是哪里痛。随着运动强度增加,膝关节的压力更大,疼痛就会加剧。
得了跑步膝,即使不跑步时,膝盖周围的组织也无法得到有效恢复。
跑步膝产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大腿和臀部肌肉薄弱,训练不当,都可能会造成这种常见的伤害。
如果遇到膝盖持续疼痛的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呢?
第一,选择合适的跑鞋,并及时更换已磨损厉害的跑鞋;
第二,进行阔筋膜张肌,臀大肌,髂胫束的松解,然后进行臀中肌的激活训练。
a.阔筋膜张肌松解
侧卧找到阔肌膜张肌(我们裤子的侧兜所在的区域),用泡沫轴或者网球松解1-2分钟,在最痛点压迫20秒。(不要压到骨头和关节)
b.臀大肌牵拉
仰卧位,抱膝向胸部靠近,保持30秒,进行3组。
c.髂胫束牵拉
进行扶墙牵拉,将一侧脚放在另一侧脚后外侧。
d.臀中肌练习——蚌式
左右各15次,做3组。
e.臀中肌训练——侧步走
侧向移动,左右各15个,做3组。
第三,使用髌骨束带,有利于防护。
5.大腿内侧筋痛
这个我之前有遇到过。5月份因为陡然加大跑量,造成一定程度的肌肉损伤。不跑步时,大腿内侧筋一按就痛。
这其实是股四头肌中,股内侧肌的位置。
当时有问过跑步教练,跑步教练解释是因为大腿肌肉过于紧张所致。
怎么解决呢?
1.运动前做好热身。逐渐加大运动量。平时适度的休息的,不要劳累,可以做做理疗按摩缓解不适的症状治疗。
2.及时对相关肌肉进行放松。
可以使用到泡沫轴。
股四头肌放松
6.肩颈疼痛
我一开始肩颈疼的时候是很奇怪的。因为跑步就是两条腿动,肩颈、上背部怎么会出现疼痛呢?
实际上在接近一周的时间,肩颈疼都会在跑步过程中逐渐加剧。
跑步是一个全身的活动,跑起来之后,躯干、上肢、肩带等各处的肌肉都在一起以不同的方式配合着下肢的活动。
如果上肢和肩带力量比较差,
跑步的过程中特别是快速跑的时候,就不能和下肢跑步所需要的力量相匹配。
上肢和肩部的肌肉必然要付出比平时更多的努力,所以出现肩部的肌肉酸痛也就不足为奇了。
肩颈疼痛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
1.跑步时总是低头看地上,导致脊椎弯曲厉害,肩颈肌肉紧张。
2.跑步的时候不知不觉就耸肩了。
3.肩关节柔韧性较差,为了配合速度又需要不断摆臂。
4.摆臂时是左右摆动,导致上半身跟着左右摆动。
如果摆臂时左右摆动,会导致上半身不稳,肩背发力明显,下半身也会跟着用更多的力。
最好前后摆臂,肩膀保持不动,核心始终收紧,以此来让跑步更轻松。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顶鸡蛋”跑步法。
想象你头顶一颗鸡蛋,如果你仰头或者低头,鸡蛋就会掉下来,而你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鸡蛋从头顶掉下来。
这需要你平视前方,稍微挤出一点双下巴。这样能很好地避免脖子前倾问题。
平时站着或者坐着也可以随时尝试练习。
另外推荐几个放松肩颈的动作。
总结
大部分跑步疼痛的出现,都会有以下一些特点:
1.跑前缺少充分的热身,跑后拉伸不到位
2.跑姿不正确,造成局部关节部位或肌肉的过度使用
3.忽略自己的实际身体情况,训练过度,急于求成,跑步过程中出现伤痛不及时停止,反而死磕到底。
4.核心肌群力量太弱,只有单纯的跑步,没有加入其他的肌肉训练。
5.跑步地面太硬。
6.跑鞋选择不合适,有些人甚至穿着拖鞋、凉鞋就去跑步了。
其实我们只要做好跑前热身,跑后拉伸以及核心训练,运用正确的跑步姿势,基本可以慢慢告别疼痛。
如果还是出现了疼痛,那么可以考虑减缓速度,甚至走路。身体一旦疼痛,其实就是发送信号给我们的大脑。
我们应该尊重身体的感觉,好好爱护身体。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够体会跑步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损伤预防:4个跟腱拉伸动作让你远离跟腱炎 https://www.jk.cn/hl/detail/2709721
军医课堂:足弓的作用和扁平足 http://www.81.cn/zghjy/2016-06/13/content_7097646.htm
缓震跑鞋这么多,到底哪家强? https://www.codoon.com/iec/article/HQzJDysZKZM=
科普向 | 你知道胫骨疼痛吗? https://www.sohu.com/a/119338298_495596
铁三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方法 https://m.sohu.com/a/124393479_226131/?pvid=000115_3w_a
小腿外胫夹疼痛(Shin Splint)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224/19/34246721_631738816.shtml
得了跑步膝如何恢复与治疗?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697196
长跑运动的肩颈疼痛和对策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6-07/22/content_7567474.htm
【干货】5种常见的跑步伤痛 https://zhuanlan.zhihu.com/p/29512374
参考书籍:
《泡沫轴放松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