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曾在我做高三班主任的时候,我莫名地感到面对50多个家庭的50多个孩子,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压力和焦虑,这种纠结使得我一年里彻夜的失眠,使我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最终,本该上一本的同学有十多个掉在一本线以下。
我的精神状态也受到严重的损伤,可能是我太缺乏自信产生了自卑,潜意识中有一种没有控制感的情绪在作祟。
慢性压力会对大脑造成严重的破坏,比如说,如今的年轻人越来越容易出现焦虑症,饮食功能失调,抑郁症,酗酒现象,甚至会做出一些让人忧心的自伤行为等等。
而儿童和青少年所经历的慢性压力,对于社会的影响,在机制上类似于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恶化,要想解决它,就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还要克服旧有的习惯。
一.控制感就是应对压力的解药。
所谓的压力都来自于我们未知的、嫌弃的和惧怕的事物。
小到感觉有点失衡,大到为生命而战都和压力有关。缺少控制感可能是天底最让你感到压力大的事情了。比如说,你在开始一项艰巨的工作之前,先把桌子整理干净;大多数人觉得开车要比乘飞机更加安全,因为他们认为在开车时更具控制感,我们在平时碰上交通堵塞,感觉到压力大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对此无能为力。
在亲子关系中也有这样的感悟,如果你的孩子生病了,或者碰到了很大的难处,而你发觉自己无能为力,那么你的压力水平会很快的上升,就算是一些没那么让人纠结的事,比如第一次看到孩子独自乘车出行,参加体育竞赛,或者在戏剧中登台演出,也会导致你感觉有压力。
二.有必要培养孩子健康的控制感
我们的孩子也可能会经历这样的情况,他们缺少自主决策的自由,小到穿什么?吃什么?做什么?该怎么做?对于孩子们而言,随之而来的,沮丧和压力感时时刻刻都困扰着他们。
我们做父母的有时会告诉孩子,他们自己生活自己说了算。但实际上,我们一直对孩子家庭作业其他活动,甚至交友情况都会细致入微做着安排和参与。
孩子们感觉他们的生活,他们说的不算,而是父母说的才算。父母这样做,都会让孩子深感压力。如果一直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亲子关系会逐渐瓦解。
健康的控制感与我们对孩子的积极期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自我控制感,是一种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引导生活进程的信念,会带来很多健康的表现。更好的身体状况,更少得摄入毒品和酒精,寿命更长,压力更小,更积极的情绪情绪,感受更高水平的内聚力,更强大的自控力,更好的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增强职业成就。
三.我们怎样才能运用正向压力来规避毒性压力呢?
首先,孩子身边需要一个能提供知识的成年人;
其次,孩子需要时间,从压力中恢复过来;
最后孩子还需要对自己的生活有一种控制感。
长期的压力会对发育中的年轻大脑产生毁灭性的影响。
比如说,我们大脑在如下时段里面对压力最为敏感,产前阶段压力感较高的孕妇倾向于生出,对压力反应更敏感的孩子。
其次是儿童早期在这个阶段中,孩子的神经环路的可塑性很强。
最后是青春期阶段,这是介于儿童与成人之间的过渡期,人们在这时往往极强大又脆弱。
通过针对一些动物的研究发现,在经过长时间的压力后,成熟大脑会在十天内反弹到正常水平,而处于青春期的大脑,要需要三周左右的时间,青少年对压力的耐受性其实也比成年人低,他们更容易患上与压力相关的疾病,比如感冒,头痛和消化不良。
结束语
我这个成人的故事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当孩子长时间处于身心俱疲的状态,她们那原本质朴,随和的性格也会被压力无情的吞噬,生活也会因此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做的就是帮助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培养能在压力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良好表现的能力。
我们还要意识到,一直让孩子积累和承受压力,不如直接让他们甩开压力。我们要挑战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压垮他们。采取正确的方式,让他们不伤筋动骨的前提下,保障他们的成长。
我们要成为孩子的顾问,而非他们的老板和经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