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孩子、教育

这段时间孩子老感冒发烧,医生说是孩子脾胃虚弱,开出药方让晚上给孩子脚心涌泉穴贴上艾贴,调理脾胃。昨天晚上她泡完脚自己先到床上去,好长时间我从楼下看到她还坐在床边。便着急地让她快钻进被窝,因为外套已经脱掉了,那样坐着肯定很冷。孩子回答说在贴脚贴。我洗完脚上去一看,贴在脚板上!便有点生气地说贴错地方了,你应该让妈妈给你贴,你不会贴!

半夜醒来,忽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孩子做错事的时候,是需要肯定、鼓励和学习的时候。拿贴脚贴的事来说,是一个多好的了解孩子自己身体部位和穴位的好机会。我为什么不可以先肯定孩子:你行啊!自己就可以贴了,这样就帮妈妈节约了时间,真好!谢谢你!如果我当时能够这样想并且这样说的时候,我一定还会亲吻一下她。因为行为是语言带动的。(很遗憾,当时没有这样想,更没这样做。)很多妈妈觉得自己不会和孩子亲昵,不妨先从语言开始,譬如先从最简单的“妈妈爱你”说起。

下一步当然就是给孩子普及穴位常识了,告诉孩子怎样来找涌泉穴,再给孩子一副艾贴让她重新贴上。我们现在的教育太功利了,看到能让孩子提高成绩的机会、事件绝不放过,而这些与考试与成绩无关的往往会忽略掉(长期以来形成的错误观念,我有时候也一样啊),身体穴位与健康息息相关,我们常说健康是“1”,其他的都是“1”后面的“0”,事实是我们并不重视自己的健康和身体,只要当健康发出警报的时候我们才会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接着呢,由穴位讲到健康,让孩子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爱惜自己的身体,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健康习惯……多好的一节机会教学课就让我以否定孩子的行为结束了。孩子得到的反馈是“你不会、你不行、你不如妈妈”,长期被这样否定,孩子慢慢就会失去尝试和探索的欲望,凡事等着妈妈来做,等着有能力的人来做,而孩子呢,就慢慢变成一个我们认为的“懒、依懒性强、总指望别人、不心疼人、不懂感恩”等等,我们自己也常常事无巨细的包揽而忙得晕头转向。看,是不是很糟糕?!

教育就是这样,没有高深的复杂的难解的学问,就是日常生活的平平淡淡,每一个优秀的孩子,都是从我们的嘴巴里培养出来的。同样,每一个让你崩溃的孩子,也是我们的嘴巴养成的!所以,面对孩子的每一个行为,请三思而后说,如果三思之后还不知怎么说,那就先不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