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下午收拾了一下床铺。从床尾的一堆书里面找到了一本大一买的书,卢思浩的《黎明前的那一夜》,高三我把那时候卢思浩的所有书都买了,(突然发现高三是我读书最多的一年)不得不说,他的书给了我很多力量,虽然鸡汤但是每次看过他的书总是会给我继续走下去的力量。我有时候只是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当时看到卢思浩再次出书的消息,我不知道是出于怀念过去还是习惯再次买了他的书,当时断断续续看了三分之一,这本书和他之前的书是完全不同的叙事方式,之前的书,卢思浩总是会从他自身或者是他身边周围的人的事说起,从这些事情中自然而然的说出一些好像是常识又好像是我才发现的一种观点,高三我买《总有人能陪你颠沛流离》的时候就是这个原因。他的经历大大触动了我,我把这本书读完之后,在后来又读了几遍,觉得这本书写的真好,我开始想了解这个作者,所以我又买了他的几本书,每次看的时候写了读书笔记,这样每次看读书笔记也会给我力量。
又想起,为什么我当时没有继续看下去《黎明前的那一夜》呢?因为不一样,因为我读不懂这本书,可能是我文学素养不够又或者说我无法理解现在的卢思浩了,我没有办法和他对话,我觉得书中的张雨昂就像是在写卢思浩自己一样,这本书中的人们,为了逃避生活中的苦难,他们被迫来到这个“精神病院”,他们先是挣扎而后找到了生活在这里的理由,他们不想出去,因为只要在这里,就可以逃避,就可以不去面对外面生活的丑恶与苦难。
这本书在我看来写得并不成功,至少是对我来说,同时作者也在后记中写道,他到了该写一些别的东西的年纪了,人的经历总是有限的,卢用自己生活来创作总是会有尽头,这应该是他第一次写这种故事性的书,其实也不该说说是第一次吧,之前《时间的答案》也算上,他写的每个人人物都有着深切的苦难,儿童精神分裂和孤僻症的男孩,躁狂症的张雨昂,暴食症的已婚女子,院长,没有病的“刘老板”,其实这本书中冗杂了太多元素,都与社会有关,这也是卢在书中想要表的思想吧,社会中,媒体中自杀这一类的字眼越来越多,社会压力也越来越大,人在这种巨大的社会压力面前总是想要找到一个出口,网络,八卦,流言蜚语,都可能是压死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最后,我总觉得结局像是草草结尾,因为只是说了那三个人逃离出来了,而留在“精神病院”的孩子呢?其他人呢?院长呢?他并没有讲出来,可能卢觉得这三个人就像是代表了他们吧。同时这本书极大程度上借鉴了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不管是“精神病院”这个概念和电影中的监狱相类似,精神病院中的病人从一开始想出去到之后不想出院和电影中的“肖申克化了”类似,还有最后三个人逃出病院是通过下水道和电影中给男主的逃离监狱的手段更是雷同,并不是说这本书是抄袭,因为后记中明确写出了部分借鉴了《肖申克的救赎》。
部分摘录如下:
- 在我么的行业里大家都追逐物质。因为我们都相信所有的烦恼都可以靠金钱来解决,收入后面的“0”越多,就代表着自己越有价值,这种价值与年龄、资历甚至品行都毫无关系,只要赚得足够多,人人都会高看你一眼,自然什么烦恼都可以解决,钱是所有问题的来源,也是所有问题的答案
- 孩子们的恶意,通常连缘由都没有,这比成年人的恶意更可怕,他们会仅仅因为好玩,或者作为小小的报复就去伤害无辜的人
- 每个人都值得被好好对待
- 但环境带来的平静只是一时的,真正能让你平静的东西只能来源于你的内心,而这种平静,才能够让你应对生活中的事。
有人忍冻挨饿,有人挥霍钱财,有人头破血流,有人哈哈大笑。剩下的人呢,只会假装不公从来没有发生,只要不幸不会降临在自己身上,他们就相信自己永远不会成为那个不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