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那位毕业于清华大学被保送到哈弗的许吉如的一次有关安全感的演讲,那场演讲我重复了无数遍,让我听得热血沸腾,燃起了一颗爱国心。
最近一位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的研究生刘媛媛有关“寒门贵子”的演讲又深深地感动着我。
刘媛媛1991年出生在河北农村一个普通家庭,十二年寒窗苦读后,考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就读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
刘媛媛说,谁都想不到她在高中的时候是一个差等生,是那种不写作业全年级两百多人考一百八十多名的那种差等生。
然后有一天这个差等生突然异想天开想要考北大, 所有的人都曾嘲笑她的不自量力,异想天开,但是,她像个神经病一样去努力。
当然,高考的时候她还是没考上。但是她不服气,四年之后考研又考回了北大。
所以我们不能一失败就埋怨出身,甚至埋怨自己的父母不如别人的父母。如果这个社会上一共有10个位置,7个都因为不公平不公开的手段被拿走了,那我就要去争取剩下的三个位置,只是需要更努力而已…….
那些官二代,富二代,他们一出生能凭的东西就很多,而我们能凭的只有自己。”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有很多孩子一生下来就含着金汤匙,他们可以拼爹,拼爷爷……而我们,只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对于寒门而言,唯一改变自己的出路是高考,这是一场相对公平的博弈。
当老师久了,就发现,班里其实就是一个社会的浓缩,有家庭条件特别优越,家里的房子论千平为计数单位的,他们可以报各种特长班来提升自己。当然也有住在棚户区的孩子,而他们只能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平常唯一的娱乐可能是在街上乱跑。。
这几年的观察有一个可悲的发现,越是家境贫寒的孩子越自卑,越提不起学习的劲头,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少点什么。而相反那些生活环境好的孩子,学习习惯好,思维活跃,劲头十足!
看来寒门无贵子不是不无道理,其实,最重要的决胜点在孩子是否愿意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甚至家人的处境!
附演说稿:
前些日子有一个在银行工作了十年的资深的HR(人力资源管理师)他在网络上发了一篇帖子叫做《寒门再难出贵子》,意思是说在当下我们这个社会里面寒门的小孩他想要出人头地想要成功比我们父辈的那一代更难了,这个帖子引起了特别广泛的讨论,你们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吗?
先拿我自己说,我们家就是出身寒门的,我们家都不算寒门我们家都没有门,我现在想想我都不知道当初我爸跟我妈那么普通的一对农村夫妇,他是怎么样把三个孩子我跟我两个哥哥从农村供出来上大学、上研究生,我一直都觉得自己特别幸运,我爸跟我妈都没怎么读过书,我妈连小学一年级都没上过,她居然觉得读书很重要,她吃再多的苦也要让我们三个孩子上大学。我一直也不会拿自己跟那些比如说家庭富裕的小孩做比较,说我们之间有什么不同,或者有什么不平等,但是我们必须要承认这个世界是有一些不平等的,他们有很多优越的条件我们都没有,他们有很多的捷径我们也没有,但是我们不能抱怨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不尽相同的,有些人出生就含着金钥匙,有些人出生连爸妈都没有,人生跟人生是没有可比性的,我们的人生是怎么样完全决定于自己的感受,你一辈子都在感受抱怨那你的一生就是抱怨的一生,你一辈子都在感受感动那你的一生就是感动的一生,你一辈子都立志于改变这个社会那你的一生就是斗士的一生。
英国有一部纪录片叫做《人生七年》,片中访问了十二个来自不同阶段的七岁的小孩,每七年再回去重新访问这些小孩,到了影片的最后就发现富人的孩子还是富人,穷人的孩子还是穷人,但是里面有一个叫尼克的贫穷的小孩,他到最后通过自己的奋斗变成了一名大学教授,可见命运的手掌里面是有漏网之鱼的,而且现实生活中寒门子弟逆袭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所以当我们遭遇到失败的时候,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原因都归结到出生上去,更不能去抱怨自己的父母为什么不如别人的父母,因为家境不好并没有斩断一个人他成功的所有的可能。当我在人生中遇到很大困难的时候,我就会在北京的大街上走一走看着人来人往,而那时候我就想“刘媛媛,你在这个城市里面真的是依无所依,你有的只是你自己,你什么都没有,你现在能做的就是单枪匹马在这个社会上杀出一条路来。”
这段演讲到现在已经是最后一次了,其实我刚刚在问的时候发现了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门的,我们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个故事关于独立、关于梦想、关于勇气、关于坚忍,它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童话,没有一点点人间疾苦,这个故事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个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