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日,因给孩子开家长会,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感慨颇多。家长们抱着望子成龙的殷切希望,为孩子的学习教育,搞得心力憔悴,疲惫不堪。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最起码能够自食其力,养活自己。
所以,家长们都使出浑身解数,以做好孩子各个阶段的教育。胎教、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好多家长盲目跟风,不惜重金抓教育,生怕自家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或者是走了弯路。
重视孩子的教育,是理所当然。只是有的家长陷入了一种怪圈,如不折腾的家里祖孙三代齐上阵,不足以证明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2-
单位里小李的孩子,刚刚上小学一年级。因工作关系,小李和爱人长期两地分居,小李在河北A市,爱人在山西B市,距离200公里。孩子从小和小李居住A市,由姥姥帮忙照看。
按理说,小学阶段学业水平不难,学习压力不大,应该让孩子就近入学,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开始他的求学之路。
可临到上学,小李和爱人商量,却将孩子送到了爱人所在的B市。爱人工作忙时,就由爷爷奶奶来照顾孩子。
这事,听起来就感觉很拧巴。孩子初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一切都不适应,还与一直相伴的妈妈分开,整天不开心。和小李打电话,免不了哭哭啼啼的,搞得小李心绪不宁,一有时间就往B市看孩子。A市B市两地奔波,半年下来已是疲惫不堪。
-3-
另一种情况是,家长把孩子的教育问题,完全交给学校和老师。
在河北省,衡水地区的教育模式,以管理严格出名。而这种管理模式下的衡水中学,连年来高考成绩突出,也吸引了众多外地的学生和家长。
甚至有的家长认为,只要把孩子送到衡水读书,就算受到了不错的教育,将来无论考上什么大学,都不会有遗憾。
同事小许的孩子,今年该上初中了。在一次在闲聊中,小许说要把孩子送到衡水读书。他说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家长无能为力,不如早早全托给学校管理。
虽然都在河北省,但距离衡水有400多公里的路途ii j。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远离父母家乡到外地住宿读初中,不是说不可以,只是感觉没有必要。况且孩子每隔两周休息一次,家长就要千里迢迢去看一次孩子,耗时耗力又耗钱。
初中阶段,培养学习习惯固然重要。但在孩子成长学习的过程中,家长的陪伴引导也同样重要,而不能把教育孩子的重任,完全推给老师。初中生生活上的独立能力,相对还差一些,照顾不好自己,难免会影响到身体健康。
一个称职的老师,对待学生必然会耐心教导。但全班至少有60名学生,老师对每个学生的教育引导不可能面面俱到。好多时候,学生的听话服从是在学校的严格管理下,被迫的,而不是内心真正的认可。
好多家长抱怨,青春期的孩子出现逆反心理,在家和父母无话可说。其实,这是在和孩子的沟通相处环节出了问题。家长把教育孩子完全交给学校,时间长了,会让孩子误认为父母对自己漠不关心,而不愿和父母交流。
-4-
还有一种情况,是高考移民。一些家长看到某直辖市高考能够自主命题,高考人数少,或者某些地区高考录取分数线偏低,而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高考移民,以便享受一些地区的高考优势。
在我们单位,有为数不少的家长利用买房或是积分落户,把孩子转到天津读高中,最后能参加天津市的高考。希望孩子能在相对轻松、竞争不太激烈的环境中,考上一所不错的大学。
因为是工薪阶层,孩子转到了天津上学,家长还要在原岗位上工作赚钱,出现了无暇陪伴监护孩子的问题。这时候,就动用爷爷、奶奶辈的人来照顾孩子。
老人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固然没有问题,但监督孩子学习方面,就应该划上问号了。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哪有不贪玩的。
高中生本该是刻苦读书学习的年龄,家长的这一安排,让孩子在本该吃苦的年纪,选择了较为舒适的学习生活方式。“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结果是高考成绩不如意,对孩子以后的学习成长也起不到积极的作用。
-5-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而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就应该从小做起,从生活中的小事抓起。
父母是孩子最初接触到的人,也是对孩子的生活习惯最有影响力的人。所以说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孩子是父母眼中的唯一,却是老师众多学生中的几十分之一。即使一个老师非常尽职尽责,但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更不可能把全部精力用在一个孩子身上。
好多时候,老师顾及不到的方面,就需要家长去多多关注,去陪伴引导孩子。从而让孩子懂得是非对错,形成正确认知。
另外,父母的陪伴,亲情的温暖,也助于孩子形成阳光开朗的性情,遇人不孤僻,遇事不胆怯。
时间过得飞快,孩子从牙牙学语,到18岁步入成年,十几年的光阴,来不及细数就匆匆流走。期间也是家长影响教育孩子的关键时段。
遵循教育的根本,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让孩子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尽己所能,量力而行,陪伴孩子一起成长进步,长大成人,才不失为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