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疫情,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村民都没能好好过个年。今年春节,村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外地工作的、上学的、打工的,就像是受到了使命召唤似的,只要能回的,哪怕路程再遥远,路途再艰苦,也都怀揣着幸福和甜蜜,从四面八方拖着行李,抱着孩子回到故乡。
在这轰轰烈烈的返乡潮中,也有我们一家的身影。今年回老家过春节,初一早起,饭后照例挨家挨户地给村里的长辈、老人去拜年。相比于前年,我发现了“一多一少”的两个问题:一多是不认识的多了,喊我伯伯、爷爷的多了。我在外漂泊了二十多年,因为孩子小,路途遥等原因,回故乡的次数本就不多,特别是近三年来,更是少了。这次拜年时,很多年青人,还有小孩子们就根本认不出了。每逢这时,他们的父母或爷奶就赶紧看着我,笑着对孩子们说:“这是你二伯(或者是二爷爷),从小学习就好,你们也要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将来也能像你二伯(或者是二爷爷)一样当大官。”我听了这样介绍,虽然心里着实惭愧的很,我并不是什么大官,甚至连个所谓的官都不是,但我明白,在村里我早就成了很多家长教育孩子努力学习,通过考大学博取功名一途的典型榜样了。惭愧归惭愧,我还是会赶紧问孩子多大了,读几年级了,鼓励一番,我对于村里的作用也仅限于此了。一少就是较之三年前,拜年的时间明显变少了。我爷爷一辈的全村也仅有三四个老人了;伯伯辈的几乎没有,叔叔辈的大大小小的也不过十几个人了。往年拜年一圈下来,怎么都需要一两个小时,今年不到一小时,该拜的全拜过。几个年龄相仿站在街口,都说这几年老人走得太快了,一转眼,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都成了爷爷辈了,太快了,是太快了。。。
于是时,我心底的那种愿望更加的强烈了,我要用我笨拙的笔写写我的故乡,写一写生于斯长于斯的父老乡亲,说一说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柴米油盐,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家长里短。趁着他们的笑声还没有完全飘散在四季变换的烟尘中,他们的泪水还没有完全地消融在逝若忘川的流年里,回味一下我所听闻过的,曾经这块贫瘠黄土地上努力生活过的祖祖辈辈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该是多么的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