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是妻子的奶奶,已经八十九岁的高龄。奶奶一生勤劳,不辍耕作,是后辈们的典范。
奶奶年轻的时候是村里的风云人物,年纪轻轻就入了党,还曾担任过村上的妇女主任,在历次的运动中,都深有影响。修红旗渠的岁月里,曾是青年妇女突击队的核心组成员,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爷爷常年在外工作,奶奶一手拉扯两男两女成人成才,父亲成了教师,二叔接班成了工人,大姑嫁西丰成家立业,二姑林钢招工。太姥姥瘫痪,奶奶擦屎刮尿,十几年如一日,极尽孝道,享誉乡邻。
奶奶勤俭持家,家中始终一尘不染,家乡一位资深中学校长赞不绝口,奉为典范;奶奶还有一手“绝活儿”,用祖传的银器为人“看眼”,任你眼疾有多重,经奶奶观瞧料理,总能手到病除,在家乡人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奶奶每临大事有静气,是家中的“定海神针”,每当家中有大事来临,她总能够不急不徐,给大家以宽心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可是,近几年,奶奶和父亲之间却是“争吵”不休,为的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家务小事。
奶奶善于做事,总是在厨房忙前忙后,整个环境窗明几亮,把一切活儿都揽在自己手下。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总想去帮忙,可是总被奶奶“臭骂”几句了事。尤其是在吃饭过后的洗碗环节,父亲总是在奶奶的骂声中挣着抢着去洗,这就更免不了要“理论”一番,奶奶骂的心安,父亲受骂的坦然,谁也不记在心上,像小孩子吵架一般,一会儿就和好如初。
冬天到来的时候,奶奶在我们这里住的时间长。我们年轻人要去上班,起的却是比较迟,每每起来之后,奶奶已经做好了饭菜,等着我们吃现成饭了。为了不让她操心,我们头天晚上告诉她不去上班了,可第二天总会被她发现,她就非常的不满,埋怨我们不告诉她、欺骗她,很不心甘情愿的样子。
奶奶总有做不完的活儿,每每回到家,她总有事情在做:打扫房间,擦洗锅台,抹桌子,有时候在老家,还要给我们缝制鞋垫。一想到一个老眼昏花的耄耋老人踩着缝纫机辛勤劳作的情形,我们做小的就于心不忍。但是,看着他给我们鞋垫时,慷慨愉快的表情,我们便感到由衷的高兴。在奶奶的眼里,那一点一滴的针脚,分明就是爱的注解与诠释;在她的心里,那一纵一横的线列,就是爱最好的证明。
奶奶的耳朵听不清了,时常会搭错话,“文不对题”的现象频频出现,大家都想给她买一个“声音放大器”,可是倔强的她说什么也不答应,大概是“嫌不好看”吧!在她的人生字典里,自己永远是年轻的,“不服老”的思想在她的脑子里已经扎了根,这是件好事。
应该是年轻时辛勤劳作落下的根,奶奶经常手疼、腿疼,但她从来都不向我们言语,总是默默的忍受着伤痛的折磨,欣然的接受着生活赋予她的一切。闲暇之余,她总是揉搓着身体的健身穴道,做一些有益身体的按摩,是一个“挺赶时髦”的老太太。
听说,奶奶在四十几岁的时候,就被确诊“食管癌”,在这个洪水猛兽面前,奶奶放大自己的心量,乐观的对待一切,并没有采取其他的“抗癌”措施,四十多年过去了。每每提起那不堪回首的岁月,奶奶都感到无比的骄傲自豪。
养大了儿子抱孙子,抱大了孙子再抱重孙子,而今的家庭,四世同堂,时时处处都有欢声笑语,奶奶笑容满面,干劲更足了!期待奶奶寿比南山不老松,福如东海长流水!期待奶奶期颐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