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都挺好》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成为最火爆的国产剧。
原生家庭的伤害、阴盛阳衰的夫妻关系、啃老,
这些中国家庭讳莫如深、难以启齿的问题,
戳中了每一位观众。
随着剧情的发展,
苏家一家人不负众望,
空前团结,一致对外,
打破了舅舅的讹诈计划,
明玉帮明成找到高薪工作,
明成为维护妹妹的名誉打架,
三兄妹联手赶走骗财保姆,
苏大强住进了女儿的家。
苏家人,终于像一家人了。
1
每次苏家有难,都是明玉出手相救,
按照传统观念,
本科读清华,出国读斯坦福的老大苏明哲,
应该是3个子女中社会地位最高的,
最有出息的。
但是,每次帮助家庭渡过危机的却是小女儿明玉。
我一直在思考,
为什么从小到大一直被不公对待的孩子,
反而对家庭贡献最大?
是什么塑造了现在的苏明玉?
2
谈到明玉的成长,
就不得不提及二哥苏明成,
虽然母亲非常不喜欢明玉,
却非常疼爱这个嘴甜的二儿子,
对明成的要求有求必应,
也非常袒护二儿子。
明成和明玉从小矛盾不断,
两人言语稍有不和,二哥就对妹妹拳脚相向,
明玉经常被二哥打伤,极度缺乏安全感,
母亲却从来不管。
明成是典型的妈宝男,
虽然30多岁了,
但是一直没断奶,
没钱了就向母亲“借”,
但是从来没还过,
陆陆续续从母亲那搜刮二十多万。
母亲去世后,
苏明成的本性暴露:
超出经济能力的高消费,
只借不还的啃老,
靠热血赚钱的投资理念,
解决问题的方式十分幼稚。
因为母亲多年的纵容,
苏明成不懂钱的重要性,
也没有超强的赚钱能力,
更不懂得如何正确的投资。
他不顾妻子的反对,
即使离婚也要投资不熟悉的行业。
最终妻子离他而去,投资被骗30万。
3
王尔德说过:在我年轻的时候,
曾以为金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
现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确如此。
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
明玉很早就明白钱的重要性。
明玉从小就下定决心,
像大哥一样考清华,去美国读名校,
这是她一生的梦想。
读高中时,
明玉连续三次考试都是班级第一,年级前十,
母亲却认为女孩子读书无用,
长大迟早要嫁人,
不应该浪费家里的资源。
大哥要留学读书,
母亲卖了她的房间给大哥凑学费;
二哥要旅游长见识,
母亲立马答应赞助两千块;
而她想上补习班,母亲一分钱都不肯出。
梦想被现实打破后,
明玉不得不妥协读师范。
她把梦想藏在心底,
下定决心靠自己攒钱出国读书。
她一直在努力,努力成为一个经济独立的人,
努力挽救自己的梦想。
4
因为受到家里严重的不公对待,
明玉与家中决裂,
从18岁开始,十年没再回过家。
不再向家里要一分钱,
勤工俭学,身兼数职,
她在超市打工,在图书馆上班,
参加学校的英语创业项目,做英语讲师,
不讲课的时候做销售,去街上发传单,推销课程。
很幸运,她的坚持和努力没有白费,
很快遇到人生的第一个贵人:蒙总,
明玉从大二开始,就跟着蒙总做销售。
后来蒙总自己开公司创业,
明玉就成了蒙总最得力的干将,
成为公司最年轻的高管,
事业有成,财务自由。
所有的经历,
把明玉塑造成一个人格独立的女性。
曾经那个备受欺压的女孩已然成为命运的强者。
5
作为一个社会人,
无法选择来时的路,
也无法摆脱原生家庭,
既然如此,那就和自己和解。
母亲的重男轻女,
大哥的不闻不问,
二哥的欺压威胁,
父亲的胆小自私,
都没有让明玉被仇恨裹挟,
面对过往种种,她选择放下。
每一次苏家遇到危机,明玉都出手相救,
母亲去世后,为母亲的葬礼出了全部费用,
大哥在美国失业,她利用自己的人脉,
帮大哥找到了世界顶级公司的工作,
而且为了维护大哥的面子,
让朋友隐瞒她帮大哥找工作的事实。
二哥被主管陷害失业,
行业内没有一家公司愿意聘用他,
走投无路只能去开网约车,
明玉帮助二哥找到一份薪资更高的主管工作。
大哥给父亲买房钱不够,明玉拿出20万。
对于她在意的人,她不竭余力,拼命维护。
蒙总是明玉的恩师,
蒙总的公司上市前遭遇危机,
家人亲戚互相算计,内忧外患,
明玉主动担负守护公司的重担,
帮助公司减少损失,帮助蒙总化解家庭矛盾。
当蒙总提出赠送给明玉10%的干股时,
明玉拒绝接受这份恩惠。
善良是一束光,照亮了来时的路。
6
苏明玉为自己建立了正确的人生观,金钱观,
她独立、讲原则、善良,
她生机勃勃,她好有生命力,她很真实。
她身上有人性的灰度,
同时她又是丰富的,炙热的。
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就是选择了更好的人生。
面对不公,选择放下。
面对争吵,选择理智。
面对伤痛,选择善良。
将别人带来的悲剧终结在自己的身上,
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苏明玉,你活该这么有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