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年轻时候,是镇上有名的才子,因为爷爷的坚持,强迫他取了母亲。父亲就这样和目不识丁的母亲成了亲,成家后他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刻苦的学习,练的一手好字,还考取了公务员。父亲性格开朗,为人处世很随和,做事却精益求精,深的领导和同事喜欢。
父亲官运越来越好,母亲虽然不识字,却把家里五亩地收拾的非常利索,种的粮食、瓜果、蔬菜都比别人家的好。爸爸官越做越大,母亲也把家里收拾越来越好,爷爷却总是开心不起来。因为结婚十年了,母亲还是没有生的一儿半女。
母亲告诉我,有一天,爷爷把外婆叫到了家里,几番交谈下来,外婆流下了眼泪,母亲在门外边听着,第一次心里憎恶起了这个家。母亲收拾好了几件衣服,领着外婆就回了娘家。
外婆小时候被卖到了地主家里,十八岁时做了外公的填房,外公那个时候都六十八了。母亲七岁那年,斗地主的特别厉害,外公的几个儿子都被活活整死了,外公怕自己过不过来,吞了金子死了。外婆东躲西藏,处处周旋,终于把母亲养大成人。
母亲回了娘家,越想越憋屈,自己守妇道,敬公婆,如今被赶回娘家,她天不亮就开始走,走了大半天,到了父亲的办公室,问父亲到底看不起她哪里。母亲口才很好,声音细细柔柔的,每一句话却都透着狠字。父亲平时很少回家,回家了也是看望爷爷奶奶,和母亲极少说话。母亲的一腔怒火,却悄悄的点燃了父亲那颗麻木的春心。父亲告诉母亲,孩子的事,父亲会找爷爷说清楚,不关母亲的事。带着母亲却下了馆子,天黑了,父亲把母亲带到宿舍,那个年代,父亲的宿舍就是一个茅草屋,镇里所有领导就他有这个待遇,因为他离家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