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四岁以上的孩子会来蒙氏教室工作。但是在蒙氏教室中,仍然会有2到3岁阶段的感官教具存在,而且它们并不会被冷落。我们也发现,孩子们在这类专注的工作中,仍然是有发展的。成长真的不是一刀切,所有孩子在同一个年龄,一下子就有了所有“该有的”能力。
有一部分孩子特别喜欢“分扣子”。这个工作材料就是一些小扣子放在小碗中,然后进行分类,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就这么个简单的事儿,不少孩子却做得极其开心。
分类,在一年级上的数学书中也有出现。这个东西说它难吧、下至三岁娃娃上至90岁老人(甚至有些老年痴呆的)都会,说它容易吧、关键时刻还真有人因为想不起来它而焦头烂额。
比如,断舍离。比如,当一堆工作排山倒海的涌来时,我们是不是能有意识的去进行分类整理,然后依据优先级来分批处理?比如,数学建模也涉及最基本的抽象分类能力。比如,开辟信息搜索新时代的谷歌,以及时髦的云数据,归到底无非也就是对信息的一个分类整理,但是却让人类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而在蒙氏教室的教具操作中,显然是把“分类”作为一个工作习惯和思维模式来训练的(谷歌的创始人就是毕业于蒙氏学校)。大家可以从以下图片感受一下。
=======================
=======================
看到吗看到吗看到吗?每一样教具拿来工作的第一步,都是先把盒子里的物件儿都掏出来散放。掏干净之后,面对这一摊子玩意儿,再进行分类放。分类完之后,才轮到各式计算类操作:排序,组合,拆分,配对等等。
在蒙氏教学中,对老师演示和引导时,开头这几个步骤要求之严格,是出了名的,以至于不少人都觉得好刻板。但恰恰是这几步的训练,给孩子建构了一种独特的“起步”方式:都说万事开头难,但“最难”往往“最简单”,万事我们都可以从罗列和分类开始。当然后面的工作引导也得配合好。一旦这个模式建立起来,孩子们“开始”做一件事就变得非常好引导,他们也就更容易进入工作中。我自己也从中受益良多。
我想说,这些都是“数学素养”最基本的部分。一个数学素养好的人,未必是数学家,但一定能在自己人生的领域中自然顺畅的利用这些素养、习惯,去解决问题。而一个数学家,还真未必能将他在纯数学领域的数学能力,迁移到自己人生的其他领域。我们之所以把数学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希望孩子们将来能有这样的习惯,这个习惯能帮助他解决更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