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用来喝的还是用来品的,答案似乎毋庸置疑,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恐怕都像一条线上的蚂蚱,一致表白水绝对是用来喝的。
品和喝是一以贯之的兄弟,要品就必须有喝的动作,当然这个动作的幅度会很温柔,这是高雅的动作。品比喝更有情调。
我要说喝水,恐怕没人反对,人人都得有这个工作,每天要是不喝水,比之不吃饭会严重的多,说不定出点不大不小的状况也未可知。但是,我要说品水,也许情况就很微妙了。我们听说过品咖啡品茶,还真没听说过品水。但一切皆有可能,世界上的林林总总,皆可品,水也不例外。
说起品这个词,往往带出来就是咖啡或茶。咖啡或茶一西一东统治饮料的半壁江山。按理说,我是一名纯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生活在茶的故乡,我理当热爱茶道。但事与愿违。我不懂茶。茶道这么深奥的学问我更是一窍不通。太遗憾了。不过,我不懂也代表不了什么。我不过一介布衣,懂不懂茶道也死不了人。我家不是没有茶,有,但是档次很低。因为档次高我也品不出什么子丑寅卯来。乃至待客,我一般也是以水代茶。水在我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品之顺理成章。
我接触咖啡已是而立之年,之前也见过,不过只是见过,没喝过。有一天,我突然动了恻隐之心,想高雅一把,就到超市买了速溶咖啡,配合买了咖啡杯和咖啡匙,还有绵白糖。实话说,我买的都是便宜货,无奈啊,我穷。能喝上这样的咖啡,我已然知足到天上去了。咖啡和糖相依相偎不可分离,不加糖的咖啡没法喝。一开始,我老老实实的用小小的咖啡杯喝咖啡,另注,我当时还没有品的感觉。时光飞逝岁月荏苒,终于有一天,我改用喝水的大杯开始了真正的喝咖啡的人生之旅,开启了喝咖啡的新时代。而且,这时的量也迅速上升,我每天都斤斤计较的算每月的咖啡开支。
世事如戏。大杯地喝咖啡没几天,我的胃出了些问题,医生建议停止喝咖啡,茶也最好别喝。无奈,茶先放一边,我没什么感情,因为我不懂。咖啡也不能喝就要了我的命了。我已经喝咖啡喝出感情了,已然习惯了有咖啡的日子,突然让我戒掉咖啡,于心不忍。
当然,胃的病要是好了,还是可以喝的。但懊恼的是,这种病吃药确实就好,但停药就犯,直到现在我还在吃药,这意味着恢复喝咖啡还是遥遥无期。
不能喝咖啡,不能喝茶,那只能喝水。每天,我都要喝好几大杯水,这种被迫的选择让我渐渐有了新的思索。
茶又得撂一边,臣妾不懂啊。咖啡我本来已经形成习惯了,简直就是当水喝。我慢慢意识到,咖啡还是要品的,还是要用我原来的小咖啡杯一小口一小口的品。真正的高雅需要时间培养。而且大杯喝咖啡意味着大量放糖,而据我有限的健身知识,糖最好不要直接摄入,会发胖。我的肚子已经微突了,再这么大量的吃糖,再怎么锻炼也无法抵抗肚子变大的命运。
咖啡得品已经是不可争议的事实,那水呢,喝水很低俗吗。
不,水不低俗。反之,水高贵。水坚韧。
面对社会,水是我们处事的榜样。水流到哪里,就适应哪里。水接触的环境是什么样,水就幻化成什么样。水是最懂得适应的。
水的坚韧也是我们行走人生的好老师。水滴石穿,这句经典的名人名言似乎可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只要找对方向,坚持就是胜利,坚持就拥有明天。
水可以是小溪,可以是河水,可以是湖泊,也可以是大海。水不仅占据着地球上的大部分领域,还控制着人类的生命。没有水,就没有一切。
这么高尚的存在,怎能不好好的品呢。
水是高贵的,也是平淡的。恰如人生,平淡是永恒的主题。一个人要过奢侈的日子,没什么值得夸耀的,但要过平淡的日子,就彰显本领了。进而言之,要是家财万贯仍然过平淡的日子,就很可贵了。古今中外也没几个,要是我,恐怕也不容易做到,实话实说。
我虽然不至于去大街上要饭,但经济实力确实有限。不管是被迫还是主动,我必须要过平淡的日子。像水一样,适应我自己的人生。
品这个动词的发明至关重要。我相信人类历史越往前数,品这个词的生命力越弱。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但也可以追根溯源。最开始,肯定只是吃喝,主观意识上没有品的概念。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开始重视吃好而不仅仅是吃饱,品成为一种时髦的文化。
品是时髦的,品水就更时髦了。有关品水的文章自仓颉造字以来好像没有出现过,大家只知道喝水。正因为没有出现过,所以更加时髦了。但我不管什么时髦不时髦,我只是每次喝水时存有品水的意境,品水的熏陶就达到了。
品水是人生最平淡的体验,有一天,我们会因品水结缘。
2018年2月3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