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律师普法小课堂(连载)2021年2月4日

生活当中,因资金周转,大家经常有借款往来,好多时候,如果金额比较小,可能也就不打借条了,但是如果金额比较大,还是应当打一个借条的,如果有利息,双方也得把利息书面约定在借条上。借条的完善程度如何,是保证我们借出去的钱能通过合法有效的程序拿回来的一个重要保证,所以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书写借条的时候有哪些注意事项。

1、首先需要明确借款用途的是什么,借款用途必须是用到合法的事项上,如果对方拿这个钱去做违法的事情,那么对于你的还款主张法院是不予支持的。

2、其次,要在借条当中写明对方的姓名、身份证号、借款的具体金额,以及通过何种方式交付,是通过现金,还是通过银行转帐,如果通过银行转帐,是支付到哪个帐号,帐户名是谁,笔者建议最好通过银行转帐,而且最好将款项支付到借款人名下,这样的话,因为有转帐记录,证据非常的清晰明确,在庭审中直接可以使用。如果是通过微信转帐,最好将微信号在借条上写清楚,以免将来产生纠纷。

3、第三,就是要把利息约定清楚,也就是利息怎么约定,借款期间内利息怎么约定,如果逾期还款,利率怎么约定,都要写清楚。根据现行法律支持的最高利息是年息15.4%(当期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计付逾期利息)。如果如果借款发生在2020年8月20日之前,2020年8月20日后起诉,对于利息的支持,法院一般会分段计算,也就是2020年8月20日之前,还是适用二线三区的规定,也就是说,当初如果约定月息二分或者三分,都是可以,2020年8月20日之后,就得开始适用LPR4倍的规定,也就是年息最高15.4%。

4、如果借款人是夫妻两人,最好能让夫妻双方都在借条上签字,这样以后出现问题,可以直接将夫妻二人做为共同被告,法院判决后可以直接拍卖夫妻共同财产,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在诉讼阶段可以有两个被告,两个总比一个强,在执行阶段,可以直接拍卖夫妻共同财产,以避免另外一方将来在执行过程中提出执行异议,拖延执行时间。

5、在借条上最好书写上双方的送达地址,作为送达各项法律文书如催款函、对账单、法院送达诉讼文书的地址,可以在上面约定上,如果后期联系不上对方,可以直接按照这个地址送达法律文书,如对方拒收或者无法投递,均视为送达,写上这句话,就可以直接将诉讼流程进行下去了,不用再进行公告送达了,毕竟公告送达的时间还是比较漫长的。

6、还有一条,就一定要写上就是将来借款人逾期还款,我们将来实现债权的费用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这样的话可以让我们把损失降到最低,可以在借条上写上,如果对方违约,违约方须承担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保全费、保函费等。

以下是借条模板(仅供参考):

借条(1)

为购买房产(2)今收到(3)好友(4)张三(身份证号)(5)以转账方式(6)出借的人民币壹万元整10000元(7)借期壹拾个月,月利率1%(8),于XXX年XX月XX日到期时(9)还本付息。逾期未还,则按当期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计付逾期利息。(10)

如借款人违约,违约方须承担守约方(出借人、债权人)为此而支出的全部费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保全费、交通费、差旅费、鉴定费等等。

(11)本借条载明的借款方通讯地址可作为送达催款函、对账单、法院送达诉讼文书的地址,如因载明的地址有误或未及时告知变更后的地址,导致相关文书及诉讼文书未能实际被接收的、邮寄送达的相关文书或诉讼文书被退回之日即视为送达之日。(12)

借款人微信号为:XX(13)

借款人地址:XXX

借款人:XXX(14)

身份证号:XXXX

XX年XX月XX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生活中经常有熟人借钱,要么不打借条,要么借条欠条混用,最后对方耍无赖,告到法院一顿纠扯。 那么,如何维护借款人的合...
    安竞阅读 258评论 0 0
  • 最差劲的借条范本!坑害了多少人! 借条,从古至今,大概是人们接触最多的法律文书了,如果问您借条怎么打?我想绝大多数...
    5af0873aab08阅读 349评论 0 0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583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19评论 0 11
  • 在妖界我有个名头叫胡百晓,无论是何事,只要找到胡百晓即可有解决的办法。因为是只狐狸大家以讹传讹叫我“倾城百晓”,...
    猫九0110阅读 3,355评论 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