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经常遇到:
这么冷的天,在被窝里暖暖地看书,这时要睡觉,一想到要钻出被窝,冷得发抖起来关灯,这种感觉非常不愉悦;
平时一边做事情,一边听音乐,咦,这首好听,这叫啥名?我还不得不去点亮手机查一下。想收藏这音乐,又得在打开一次手机,这麻烦得令人不爽;
看个电视,居然要起身找遥控器,或者伸手去关灯,内心对此很不满,难道就不能葛优躺地享受一下吗……
为了解决这堆问题,这几年,一直采用WiFi集中连接、手机App操控的方式,但本质上依然是采用「眼+手」的操控,这跟使用遥控器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原来是一堆物理按键,现在变为一块触摸屏。
反正一句话,就是不爽,大冷天的,要我把手掏出裤兜来按屏幕,别做梦!
当「小爱同学」到来后,这一切终于有了改观,这个冬天,终于不用冒着寒冷起来关灯,不用双手冰凉地敲着键盘,连早上再也不会睡过头……
省时、省力、省心的语音交互
说起「语音交互」,你肯定会说「哦,这不是手机里的语音助手吗?」
是,不过手机里的助手在「识别准确度」和「功能丰富度」的体验上不尽人意。而有了「小爱同学」,你连手机都不用拿出来,只需口头上召唤「小爱同学」就可以。
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已经习惯了传统的视觉交互,但视觉交互的问题,在于对使用场景的限制较大,你应该做不到隔5米让手机发个微信吧,同时视觉交互的信息丰富度比较单一,你的目光被聚集在一块屏幕上,那你就无法同时做另外一件事。这就是开车不要看手机的道理。
「小爱同学」回归了最自然的语音交互,不只是学习成本低,而且输入的速度快。设定一个闹钟、查个快递,就是一句话的事儿,以往要在手机里「点、点、点」。同时使用场景更自由,你躺着、站着、坐着、运动着都可以自由控制,加上你只要讲着正常的普通话,就可以实现多种功能的实现。
当我使用了「小爱同学」几个小时后,立即觉得,像这样的产品很适合老年人使用,因为使用门槛很低。老年人对各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差,主要是新事物超出了他们的使用习惯,而现在语音交互,是最日常的一种交互,几乎只要是个会说话的人就轻松掌握。
「语音交互」带了的信息丰富度,也为「小爱同学」的日常应用提供了更多想象的空间,诸如找手机、查天气、听广播、听音乐、查资料、下订单、讲故事、控制家电、记录笔记……
以后IoT时代(物联网),语音交互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模块,很快钢铁侠拥有的Javis系统,就可以走入寻常百姓家。
外观,最熟悉的往往是最容易接受的
目前,我领养的「小爱同学」,就是个方正的音箱,纯净的白色机身,加上音箱顶部的「跑马灯」。幸亏有了这「跑马灯」,才让这音箱有了一股「科技感」。每当她响应时,灯会变为天蓝色,同时有两个小光点在「跑圈」,这相当于她「动脑筋」。
有人会觉得丑,觉得最少要像「渡鸦raven H」一样,才能显出科技的炫酷。其实没太大必要,「小爱同学」将来至少是一个控制中心,最普通的样子更有利于她融入整套智能家居里面,用户说不定更容易接受。
当然,你要炫酷,「小爱同学」也有,之前,就出了一款限量的实体化「小爱同学」,很像动漫手办,就是一个二次元的可爱妹子。你想要?哦,估计被宅男们抢购一空了吧……
人性化的及时反馈
比起以前有点傻里呱唧的语音助手,「小爱同学」在用户体验上,更胜一筹。
在语音识别上,距离基本上可以覆盖到10米,你的普通话不标准也可以识别,每句话的识别准确度很高。而且,说话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同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说法,这点「小爱同学」也支持得很好。
比如:查天气,你说「帮我查一下天气」,或者「今天天气怎样」,或者「我今天出门穿什么衣服」,多种说法都可以被识别。
比如:听音乐时各种歌手的称呼,都可以识别。你说「周董」她知道你要的是「周杰伦」,说「JJ」她给你播放林俊杰的歌。
在唤醒「小爱同学」时,她的响应显得很人性化。每当你呼唤「小爱同学」,她立马会响应「诶」,或「在」,或者「我在」。她说话带语气词,所以听起来不会干巴巴,反倒比较像人类的语气。
一些日常问好,小爱处理的人性化程度也比较高,包括你跟她说「我要出门」或「我回来了」,她就会用一种萌萌的方式来响应你。
以前的语音助手,遇到处理不了的,直接就闷声不响,然后丢给你一堆网页。这用户体验太差了。
而「小爱同学」如果识别不了,或者处理不了的,她反馈「好难回答,跟小爱聊点别的,好吗」、「这个问题有点难,小爱需补补课」、「哎呀,小爱刚才走神了,麻烦再说一遍」。
及时的人性化反馈,对「智能音箱」是关键的用户体验,用户需要知道自己的指令有没有发出成功。就像你老妈叫你吃饭,如果你一直默不作响,等你的就是一段暴揍哦。
第三方开发提供丰富的功能
听歌、听广播这些是老掉牙的功能,「小爱同学」在这基础上优化,你可以随时问她「这首歌是什么」「歌手是谁」等问题,也可以下达「收藏这首歌」或「取消收藏」的指令。反正,再也不用手机去点击收藏的图标。
最近一次,固件升级之后,调节音量是可以精确控制,不像以前是「大声一点」,而是「把音量调到20」。这点很实用,不用再去手机App去调节音量。
小爱同学,除了常见的一些播放类功能之外,还有大量的第三方开发的实用技能。
对接了淘宝、天猫们,可查快递;
支持查找手机(只有小米自家手机才行);
对接印象笔记,可以进行随时记录,并上传到印象笔记;
查看股市、出行限号、空气雾霾、美剧更新等,都没问题;
选择良辰吉日、防晒赏月、算命解梦等,分分钟搞定;
还有继承了「小米客服」的幽默感,讲起段子那是一套一套的……
可以说「小爱同学」是一个有趣、有料的家伙,所以你才会在网上看到一堆「调戏小爱」搞笑的视频。
用户可以在手机的App里面训练「小爱同学」,对她听错或理解错的地方进行纠正,还可以设置一些自己想要的指令。「小爱同学」背后有大量的用户每天在为她增加知识和功能,相信「小爱同学」的进步会很神速。
小爱的用户体验还可以再进阶
你说「小爱同学」是不是就尽善尽美?不是,「小爱同学」还在不断迭代,同时背后的整套数据库也在变得更加丰富,才能支撑得住你们的调戏。
在硬件设备上,除了体积可以再小型化一些,我个人觉得更重要是实现「无线充电」。
目前「小爱同学」必须连接着电源才能运行,电线的存在限制了她的活动空间。而且电线的存在,影响了外表的简洁观感。改用为「无线充电」之后,可以方便从书桌移到床头,从一楼拿到二楼。大概就像一个贴身的助理,可实现指令的实时传送。
在语音交互上,「小爱同学」目前不能连续对话,每次只接受一条指令,导致需要经常要唤醒她。不过,开发者还是考虑了一些用户想跟「小爱同学」闲聊,于是留了一个「闲聊」功能,启动这个模式,就可以进行连续对话。
我觉得在普通使用中,还是需要一些连续对话,比如,我说了一句,她理解不了让我重新说,这时最好是可以将对话继续,而无需再次唤醒。
在播放语速上,最好可以提供「倍速播放」。特别像我这种习惯了2倍语速的人,听各种音频在那个感觉语速太慢。以后可以说「按2倍速播放」,就可以调节到自己满意的语速。
在服务体验上,可以把目前的「命令式服务」变为「主动式服务」。基于一开始输入的个性化数据,比如用户对温度、音乐、地址等信息,提供日常作息的个性化服务。比如天气冷了,自动询问「是否要将室温升至20℃」。或者我要出门了,她会提示我,今天会有快递来,是否要寻找代收地点。
当然这里面也需要平衡利弊,一旦是主动式服务,要不会被一些广告轰炸,或者半夜三更突然响起声音,这些也是会打扰到用户。
最好能有本地化服务,比如这种天气5℃,对于南方来说就是很冷了,但是我每次问「小爱同学」,她总是告诉我比较冷,估计她依据的是全国的数据,人家-5℃,那5℃对他们来说,肯定只是比较冷……但南方的小伙伴在这温度下,早就「鸡冻不已」,瑟瑟发抖……
小结
虽然「小爱同学」还有待持续改进,但就目前来说,整个产品的用户体验仍是非常不错。特别是在语音交互、及时反馈、丰富功能上,已经足以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接下来,更重要的是,对接更多的智能设备,才能让「小爱同学」实现更多的IoT的功能,物联网指日可待。
那天,同事查了一下,
如果买下整套小米智能生态链的产品,
估计要花一万块,
请问你会花这个钱试一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