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路过婺源。
在网上预定民宿时,完全被这棵大樟树勾去了魂儿。你相信“一眼千年”这句神叨叨的话么?
我信。
我想象着自己站在这棵树下,思考人生,就像电影里的女猪脚。。。艾玛,入戏太深了。
后来听说,这里是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外景地之一,哈哈,当然我不是潘金莲,也不是李雪莲。
摸黑赶到,疲惫住下。第二天拉开窗帘,哇!满窗都是这棵在水边对镜梳妆的大樟树。
我们前世肯定有缘(好像是撩妹的常用句式?),而且,我与这室内环境也很般配(得瑟脸)。
明训别院•云水谣 花好月圆客房
镜头推进,女猪脚粗线
来到餐厅就餐,才看清这座大堂的气魄。这是我住过的最有料的酒店大堂。有些五星级酒店大堂或许尺度更宏大、装饰更奢华,但是,花钱,
买得来历史么?
买得来沉淀么?
买得来故事么?
明训别院•云水谣大堂
明训别院•云水谣,与其说是一所民宿,不如说是一座徽州文化的微型博物馆。
而守护这些馆藏的一对夫妇,竟然曾经都是医生。如今,他们钟情于老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夫妻俩算是弃医从商,但商业意识不浓,依然喜欢被称呼为“赵医生”“冯医生”。我们在茶室相谈甚欢。
明训别院•云水谣的茶室
起初,我们聊徽州历史与建筑。
徽州,指古代安徽南部的徽州府,包括婺源、歙、休宁、祁门、黟、绩溪六县,其中婺源如今在江西境内。
徽州建筑出镜率很高,一拨拨美照惊艳了众人。
从地域上看,这里山多地少,人都吃不饱饭,唯有出门经商是条生路(当年的晋商也是如此)。中国人素有衣锦还乡的传统。经商发达后,徽商都会在家乡起院盖房,雕梁画栋。
徽商有三大特点:慕财富、求官位、重乡谊。
慕财富
明朝嘉靖至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巅峰状态。无论营业人数、活动范围、经营行业与资本,都碾压全国各商人集团。
婺源人相信:“树养人丁、水养财”,因此村民在进出村子的咽喉位置,广种林木,搭建桥台楼塔,水口林木被列入族规严加保护,所以我们今天才有幸见到这么多百年大树。
明训别院•云水谣门前大樟树
徽州民居的平面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更加紧凑。因为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所以这种住宅布局俗称“四水归堂”。
明训别院•明训堂,从二层看天井
求官位
"贾为厚利,儒为名高",有人做生意、有人求官位,官、商一搭手,嘿,所向披靡啊。
当然,徽商的儒学之风也奠定了徽商的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
重乡谊
徽商有着很强的亲缘和地缘认同意识。这种固有的“乡谊观念”和“宗族意识”,形成了徽商以众帮众、相互提携的传统。
婺源“明训别院•云水谣”就是在孙氏家族的祠堂基础上整修的,“动手术“的人就是外科医生赵医生!
喜欢戴帽子的赵医生
前半个职业生涯,他都在拯救生病的人。
后半段生命时光,他决定拯救生病的老宅。
赵医生原本精通医理,建筑可不是他的专业。但凭着一股热情,他已在婺源修复四处老宅并改为民宿,总称“明训别院”。说起老宅修复,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何“修旧如旧”,如何“暗藏钢构”等等,让我这个注册建筑师听得自愧不如。
赵医生有个小秘密,他在修过的木件暗处
用小字写下了自己和工人的名字
这座祠堂被租给赵医生时,部分已经坍塌,祠堂的屋脊也下沉得厉害。单是为了把屋脊顶起来,他找人搭起脚手架,搬来千斤顶,每次顶起一公分,再把相关的木构锁紧一下。
“我们很紧张诶,顶太猛我怕它受不了“,说这话时,赵医生的医生角色上身,那份专注、细腻和耐心,还真跟在手术台上的医生一毛一样。
明训别院•云水谣 大堂屋顶
徽州建筑有木雕、砖雕和石雕三绝。祠堂的木结构是中国古建典型的抬梁式,在满足功能的同时,还做了美轮美奂的雕刻装饰。“你看,这个梁两端都刻了大象的模样”,赵医生做这些介绍时,眼里总放着光。
明训别院•云水谣 屋顶木结构
这根大梁直径1.6米,梁底略向上凹,高浮雕刻画了二十多个人物,是徽州建筑上有代表性的月梁式样。“我看了很久,这似乎是给王母娘娘祝寿的大趴体!”此梁是赵医生的心头好,他最喜欢给客人讲这个故事。
那天阴雨绵绵,我听着赵医生讲述给老宅动手术的故事,看着老板娘冯医生拿后山采来的野花做着野“花道”,院里的狗狗“海盗”贱贱地蹭着客人,地上的一只螳螂似乎在找寻着什么。
我有一种隔世之感。
一座山、一汪水、一丛树、一处老宅,像是静止的.jpg,但随阴晴雨风又是动态的.gif。
这对医生夫妇以治病救房的仁厚之心、以儒雅从容的恬淡之心阐释着另一种生命的圆满,并电影般呈现出来,如这细雨,默默滋润着访客的心田。
往期内容回顾:
南山豆
一个风骚的文化生活圈
文化讲座 - 文化旅游 - 文化展演
欢迎合作!可加微信xiaojiang651148
或发信至邮箱1059266398@qq.com